
11月9日,2025武漢城市足球超級聯賽,東湖高新區隊以3比2戰勝蔡甸區隊。
11月9日,2025武漢城市足球超級聯賽(簡稱“漢超”)城區組最后一場比賽在武漢體育中心進行,已提前獲得冠軍的東湖高新區隊與蔡甸區隊聯手為觀眾奉獻了一場精彩的對決。這場引發全民關注的足球盛宴,進入了最后的收官階段。

今年80歲的市民閔晏清家中,珍藏著一摞從20世紀70年代到2007年的武漢足球賽事門票,每一張都是這座城市足球故事的見證。其中,一張1973年4月24日的門票背面還特別標注“守秩序、講友好、尊重裁判員、為雙方鼓掌”的提示。
閔晏清回憶,當時武漢活躍著10多支企業足球隊,比較知名的有武重隊、武船隊、武鋼隊、武鍋隊、武漢肉聯隊等。因為球隊多,當時幾乎每周都有足球賽,大街小巷彩旗飄揚,球迷們身穿自制文化衫在球場附近加油。
武漢是中國足球重鎮,足球底蘊深厚,群眾足球氛圍濃厚,“晚報杯”“長江杯”等一系列足球賽事參與面廣,影響力大。武漢三鎮、武漢車谷江大女足曾先后奪得過國內頂級職業聯賽冠軍和女足亞冠聯賽冠軍,還培養輸送了王霜、鄧卓翔等一大批國字號球員。
今年8月,借助“蘇超”“村超”成功舉辦的東風,武漢推出全國首個以城區為參賽單位的城市足球超級聯賽。比賽采用“城區組+高校組”的雙軌賽制,既融入了武漢“三鎮鼎立”的天然地理格局,也展現了武漢“大學之城”的獨特魅力。其中,城區組比賽按漢口、武昌、漢陽三大賽區進行分組角逐,共16支城區代表隊伍參賽。比賽采用“分區單循環+三強雙循環”的全新賽制,很快激發了市民群眾的觀賽熱情。
8月16日晚,46,780名觀眾涌入武漢體育中心,見證“漢超”開幕式以及武漢經開區隊與江夏區隊之間的城區組揭幕戰,現場觀眾人數創造了當時全國業余足球賽事上座率第二高的紀錄。

“漢超”以“三鎮演義”為主題。9月6日,塔子湖足球訓練基地進行的漢口賽區“內戰”中,江岸區隊47歲的企業家趙國成在第76分鐘時梅開二度,使得江岸區隊以9:1領先長江新區隊,并觸發了“漢超”熔斷機制,比賽當場結束。
此前的8月24日晚,長江新區隊30號楊樊一記精彩的助攻,幫助球隊打入“漢超”開賽后的首個進球。今年38歲的楊樊,每天在漢口蘭凌路早餐店賣熱干面。
“漢超”城區組16支代表隊共有478名運動員報名,涵蓋了快遞小哥、公交司機、企業職工、學生、教師、醫生等職業,都是市民群眾的身邊人,充分體現“漢超”大眾足球屬性。在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武漢體育學院、江漢大學、武漢城市職業學院、武昌職業學院等8所高校進行的高校組比賽,則在大學校園內掀起新一輪足球熱潮。
“漢超”期間,漢陽區推出“誰輸誰是外馬”的方言梗,江夏區推出“火燒連營”的歷史梗,東湖高新區推出“吃定武昌魚”的地理梗,網友們創作的“誰贏誰是市中心”等“梗言梗語”也層出不窮,帶動了“戲說漢超”的熱度,更激活了市民群眾參與“漢超”的熱情。
據統計,“漢超”開賽以來幾乎場場火爆。截至11月7日,“漢超”城區組總共進行了10輪52場比賽,高校組進行了6輪24場比賽,總共吸引了近20萬人現場觀賽。相關話題在多個平臺的互動聲量超過1120萬次,在各級各類媒體的累計曝光量突破1億次。在“漢超”搶票平臺“漢運動”微信小程序上,實名注冊用戶超過30萬人。

10月14日,塔子湖體育公園舉辦的“漢超”嗨購歡樂匯現場,來漢參加全運會群眾比賽三人籃球預賽的遼寧隊員鄭仁欣,看到現場既有體育用品、生活用品展銷,又不乏燒烤啤酒的煙火氣,還有時尚運動體驗,不禁感嘆道:“氛圍不錯,賽事和業態結合得真好?!?/p>
11月9日,“漢超”城區組最后一場比賽進行期間,武漢體育中心再次推出“來一腳 湊熱鬧”漢超美食生活薈展區,球迷在觀賽的同時,也在展區“吃、逛、購”,享受相關服務。
賽場上拼的是輸贏,賽場外拼的是文旅品牌和城市煙火氣。組委會派發百萬元體育消費券,聯動商圈推出專屬優惠,大力推廣票根經濟,各賽區、各城區結合自身特色,同步組織了一系列賽事促消費活動及文旅推廣活動,將賽事流量轉化為消費增量,直接帶動消費近1億元,間接拉動消費約4億元。
漢陽區開展“迎漢超 促消費”系列活動,整合商業、餐飲、文旅等資源,打造沉浸式消費體驗。江漢區推出“吃、喝、玩、樂”系列促消費活動,引導球迷解鎖24小時不重樣的快樂。洪山區組織賽場周邊重點商圈餐飲商戶推出“漢超”主題促銷活動,針對球迷提供菜品贈送、專屬套餐、用餐折扣等優惠。
來自“漢超”合作文旅景區黃陂區大余灣的數據顯示,“漢超”開賽后,大余灣游客量上漲20%,高峰期日接待游客超5000人次。
9月27日,中央電視臺《新聞直播間》曾以《“漢超”激戰正酣,8元票根撬動億元消費》為題,報道“漢超”通過“小額票根+體育消費券+文旅大禮包”,成功撬動億元級消費規模,形成了“漢超經濟”效應,是武漢通過舉辦大眾體育賽事促進消費,推動文體旅商深度融合的成功案例。(馬萬勇)
(責任編輯:徐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