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燈火璀璨的棗陽市新體育中心內,數千名觀眾的吶喊聲此起彼伏,2025湖北省全國百強縣籃球聯賽正在棗陽火熱開打;賽場外,非遺集市人頭攢動,特色美食供不應求,酒店入住率高位運行。這正是棗陽通過籃球賽事激發城市活力的生動場景。

近年來,湖北省以體育賽事為紐帶,推動文體旅深度融合,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棗陽作為大別山革命老區唯一的百強縣、南襄盆地唯一的百強縣、湖北8個百強當中唯一不在長江沿線的百強縣,抓住此次全省全國百強縣籃球聯賽的東風,依托省級平臺資源,以體育為媒介,以賽事為載體,推動城市能級不斷提升。
賽事引爆:籃球為媒激活消費新引擎

一場籃球賽的能量有多大?棗陽用數據給出了答案。在籃球聯賽舉辦期間,棗陽重點監測餐飲和零售企業營業額同比增長超10%,體育中心周邊商圈客流翻倍,當地特色產品線上訂單量環比增長30%。

體育賽事衍生的“劉秀打籃球”冰箱貼、棗陽專屬籃球水杯等文創產品成為球迷必備品,將運動記憶與漢文化底蘊深度綁定。本土體育用品店借勢推出觀賽裝備促銷,籃球服、運動鞋等銷量較平日增長三成以上。

棗陽創新推出的“觀賽消費地圖”,讓持票觀眾可在重點商業體享受餐飲滿減、零售折扣等優惠,疊加景區門票減免、酒店住宿特惠等文旅福利。這種“體育+文旅+消費”的融合模式,有效打破了單一賽事的時空限制,將賽事流量轉化為持續的經濟增量。
設施筑基:現代化場館構建“賽事+”新載體

硬件設施是體育與文旅融合發展的基礎支撐。棗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體育事業發展,持續加大體育基礎設施投入。近年來,棗陽全力推進“七館合一”項目建設,新建總建筑面積達11019.81平方米的全民健身運動中心,集成文化館、圖書館、檔案館、科技館等七大功能,其中體育中心涵蓋游泳館、健身步道等現代化設施,顯著提升了城市公共文化服務能力,成為棗陽新地標,同時大力推進全民健身路徑工程與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建成14個鎮級體育運動健身中心、40個村級文體廣場,實現全市558個村(社區)體育設施100%覆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3.18平方米,“15分鐘健身圈”基本成型。這些高標準、全覆蓋的體育設施,為承接省級乃至國家級賽事提供了堅實基礎,也為“賽事+”模式拓展了更多可能。
文化鑄魂:擦亮“帝鄉文化”流動名片

體育賽事不僅是競技的舞臺,更是文化展示的窗口。棗陽巧妙將“劉秀故里,中國桃鄉”等地域文化元素融入賽事設計,通過賽場內外一系列精心策劃的文化活動,讓帝鄉文化“活”起來、“動”起來。

每場賽事期間,都會設置“帝鄉非遺集市”展示棗陽葫蘆、棗陽粗布、鹿頭黃酒、琚灣酸漿面等非遺項目。棗陽漢城、白水寺、唐梓山、白竹園寺等景區也持續開展非遺棕編體驗、美食品鑒和旅游商品展銷等活動。這種深度植入地方文化基因的賽事運營模式,正是對省委“大力實施文化創新戰略,整體提升支點的文化影響力”部署的生動實踐。
長遠謀篇:體育文旅融合助力區域能級提升
棗陽的實踐,是湖北省“實施區域聯動戰略,整體提升支點的區域協同力”的微觀縮影。作為襄陽都市圈的重要組成部分,棗陽通過體育賽事搭建區域交流平臺,強化與武漢、襄陽兩大都市圈的聯動,推動“襄十隨神”城市群協同發展。棗陽以賽事為媒,積極探索“體育+文旅”發展模式,不僅帶動了短期消費增長,更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和軟實力,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通過持續舉辦高規格賽事,棗陽正朝著“把文化旅游業培養成支柱產業”的目標穩步邁進,努力將“賽事流量”轉化為“產業增量”,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貢獻棗陽力量。

在未來,棗陽將繼續依托省級賽事平臺,深化“體育+”融合發展模式,拓展“賽事+文旅+產業+消費”鏈條,讓籃球的激情持續點燃帝鄉的熱土,讓體育的力量持續助推縣域經濟的騰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