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我們就不用愁吃飯問題了……”秋日暖陽下,赤壁市柳山湖鎮柳山村黨群服務中心對面,望著正在裝修中的“幸福食堂”,村民雷望生婆婆充滿期待。
“幸福食堂”是柳山湖鎮向上爭取的重點民生實事項目,計劃先在柳山村和易家堤村試點。建成后,可以為村民提供便捷、衛生、可口的餐飲服務,低保戶、特困戶、獨居老人等還可享受相應的補貼。
柳山湖是個移民鎮,曾是出了名的“水窩子、蟲窩子、窮窩子、氣窩子”。近年來,該鎮以辦好群眾身邊事為突破口,通過精準對接需求、高效響應訴求、溫情化解矛盾,探索出一條“小事不小視”的基層治理新路子。

一片為民心——
腳步沉下去,把責任扛在肩
干部的腳步,決定著民心的冷暖。
在柳山湖鎮,鎮黨委班子有條務實的規矩:書記、鎮長帶頭,不打招呼、不定時間,利用沒有要事處理的晚上隨機進村夜訪?;蛘匍_村灣夜話、屋場會,或直接到人多的地方,走到哪聽到哪。群眾有啥煩惱,當面說、當場記。
夏天,正是小龍蝦上市旺季。鎮黨委書記葉明有一天晚上路過柳山村一段通組路,看見一位養殖戶的三輪車猛地一顛,車斗里滾出一堆活蹦亂跳的小龍蝦。養殖戶趕緊停車,彎腰在路上徒手抓龍蝦。
葉明停下腳步,看在眼里。"坑雖小,顛簸的卻是群眾的生計。"當晚,他就拉著村黨支部書記沿路查看:"這樣的坑還有多少?盡快修補好!"
無獨有偶。也是一個夏夜,鎮長李功勝吃過晚飯后,自己開著車走訪鎮里的養殖戶。在湖北談紅鱔業水產養殖公司的塘邊,負責人隨口嘆氣:"供水老是跟不上,著急?。?quot;這句無奈的抱怨,被李功勝記在了心里。
回去后,李功勝立即著手協調。暑期還沒過完,一條兩公里長的專用供水管線就通到了塘邊。如今,該養殖公司規模越來越大,吸納了60多名周邊村民務工,不少外出務工青年返鄉加入養殖行列。
柳山村使用年限過長的垃圾車換新了;吳家門村主路上,壞了的路燈重新亮起來了;柳山閘修葺一新,農田可以旱澇保收了;全鎮的主干道都鋪上了柏油,形成了循環路……
腳步往下走,責任往上扛。一次次夜訪以后,老百姓身邊的“急難愁盼”悄然化解,柳山湖鎮的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老百姓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來,笑容也越來越多。

一張服務圖——
心橋架起來,把服務送到家
“電表開戶找張艷明,移民補貼找劉盛灃,農業用水及排澇找魏才坤……”在柳山湖鎮,每個村黨群服務中心的顯眼位置,都張貼著“為民服務信息公開一張圖”,鎮黨委班子成員聯系方式及主要服務范圍、派出所等常見部門業務鎮級聯系人、10項高頻業務的鎮級聯系人與電話等一目了然。這張圖,不僅貼在墻上,還通過村組微信群直達全鎮2963戶村民。
“我們老百姓要辦的每一個事項都能具體找到專職專人。以前辦事像無頭蒼蠅,現在打個電話就有人管?!眻F山村村民張飛先對此深有感觸。
今年7月,他通過“為民服務信息公開一張圖”聯系上掛村黨委班子成員施雨良,反映團山村水渠渠道長滿水葫蘆導致堵塞,影響農田抗旱,支渠也因坡度問題急需抽水泵從主干渠抽水等問題。
施雨良了解清楚情況后,當即牽頭,一周內統一清理全村堵塞嚴重的水渠3公里,并爭取6臺抽水泵分發到村,及時解決近800畝農田的旱情。
像這樣事例還有不少。在外打拼十多年的村民張克洲回鄉,計劃對自家老屋進行修繕。由于老屋后山的廚房已垮塌,鄰居家的竹子蔓延生長至此處。兩家一度因20多棵竹子的砍伐問題爭執不下,便撥通了鎮掛點干部手機號尋求幫助。鎮掛點干部到現場了解詳情后,耐心地從中調解,引導雙方互相體諒,讓緊張的鄰里關系出現了轉機。最終,王某順利砍竹建廚房,并主動拿出200元補償給鄰居。
施雨良說,自己調到柳山湖鎮時間不長,剛開始與群眾的關系比較陌生,便民服務圖架起了一座連心橋,讓自己和群眾的聯系更緊密了,村民對自己的信任度也更高了。
自“為民服務信息公開一張圖”推行以來,鎮級政務服務事項辦理直達到人,平均辦理時限壓縮20分鐘以上,群眾滿意度達98%以上。

一個巡查隊——??
問題早發現,把矛盾就地解
“臘里山村渠道大橋護欄倒了一邊”“臘寶路口指示牌傾倒”“柳山村公廁沖水設備和照明燈損壞”“團山村松柏湖堤兩旁需要除草”……柳山湖鎮有個日常巡查微信工作群,隨時會彈出一些關于群眾身邊的“小問題”。
巡邏檢查工作組依托柳山湖鎮綜治執法中心組建,巡查范圍覆蓋全鎮山林、農田及居民區等,檢查包括但不限于人居環境治理、耕地保護、農村建房、道路安全、森林防火等11項內容。
“每周巡邏不低于3次,清明、春節等重要節慶日以及森林防火、秸稈禁燒重點時間段每日巡邏。發現問題及時制止,并推送給具體負責同志進行后續處置?!比~明介紹,巡查機制意在構建“現場處置——清單交辦——限時銷號”閉環。
對“包括但不限于”,葉明詳解其中的深意:問題不等群眾上門,巡查主動發現;能當場解決的絕不拖延,需協調的限時閉環;對合理訴求全力辦,對不合理的講清政策、守住底線。
寶塔山村有一根電線桿,在村組道路拓寬后擋在了道路中間,不僅影響群眾出行,還存在安全隱患。巡查組發現這一歷史遺留問題后當即協調電力、公安等部門,在3日內便完成遷移。
這樣高效的“小事處置”在柳山湖鎮已成常態。數據顯示,今年截至目前,已發現6處危房隱患,清理鄉村道路雜草18公里,維修更換路燈8盞,整修損壞橋梁護欄1處,整治交通隱患點2處,制止耕地非糧化問題12起……通過不定期巡查,及時發現,提前介入,不少隱患在萌芽時期得以消除,全力將損失控制在最低。
葡萄是柳山湖鎮的特色產業,旺季銷量問題關系到百戶村民的生計。巡查組發現部分種植戶存在滯銷問題后,迅速匯報給鎮黨委,班子成員連夜謀劃,將葡萄采摘節與赤壁“村晚”、三國赤壁古戰場景區聯動,增設親子采摘、果醬DIY、農產品展銷等環節,直接帶動了葡萄的銷量。
“干部常在村里轉,有事當場辦,咱心里敞亮多了?!绷酱謇疃脑?,折射出柳山群眾生活的點滴變遷。
問題在一線發現,辦法在一線產生,民心在一線凝聚。移民鎮柳山湖正從曾經的“四窩子”蝶變為“幸福窩”,讓鄉村振興的根基在點滴民生關懷中愈發堅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