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雙節假期,武漢有多火?網友調侃:太頂了,有種提前過年的熱鬧。
假期8天,武漢登上多個全國TOP榜單,并一舉拿下三個全國前十:國內熱門目的地全國前十、游客平均停留時長全國前十、文旅消費目的地城市全國前十。

國慶中秋長假里,武漢用她獨有的“江湖氣”與“文藝范”,熱情擁抱著八方來客。 城市攝影隊 陳亮 攝
霸榜的武漢也被央視連續聚焦,8天30余次登上央視《新聞聯播》《新聞直播間》等節目。
作為國慶假期的“開篇重頭戲”, 2025“河山添錦繡——文旅IP武漢城市大巡游”,吸引超10萬市民現場圍觀,“今天的光谷像來了一億人”“武漢這波熱鬧比過年還上頭”等話題接連登上熱搜。現場人太多,有人買水沒信號無法付款,老板直接喊:都是中國人,不要緊,直接拿。

游客在園博園過中秋。 城市攝影隊 龔建國攝
武漢光谷國際網球中心,2025武漢網球公開賽還在進行。賽場上,頂尖球員同臺競技,觀眾熱情高漲;賽場外,總面積6000平方米的體育消費主題樂園——武網嘉年華,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來購買好物、品嘗美食,體驗運動的樂趣。
在距離光谷30公里外的車谷,一連三天的中國汽車飄移錦標賽(武漢站)暨相關活動,讓市民近距離看賽車手飆車,吸引了超3.5萬人次參與,其中近半游客都來自外地。
來武漢,看完賽事只是開始,留下票根你會知道武漢有多“寵粉”。
“樂享武網游武漢”旅游套餐,憑武網票根可兌換“武網寵粉券”,享受餐飲、住宿等方面的消費優惠;啟動的金秋線上促消費活動,精準發放總價值1000萬元的“武網寵粉券”和“大學新生券”,可以購買用品、看賽事、進場館,滿足不同群體需求。

地鐵5號線司門口黃鶴樓站外圍滿了前來打卡拍照的游客。 記者詹松 攝
武漢以賽事為核心,消費為紐帶,聯動起文旅、時尚、商圈等資源,打造全民共享的體育消費嘉年華。
暮色降臨,武漢,越夜越美麗。
城市文旅地標黃鶴樓,夜間燈光秀一票難求;
湖北省博物館延長開放至21時30分,并推出夜間編鐘演奏專場,讓游客在夜色中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江漢路步行街、楚河漢街、光谷步行街延長營業時間,通過國潮快閃、街頭藝術表演吸引市民游客駐足;
木蘭草原每晚6時起,千架無人機在夜空中變幻出璀璨圖案,為游客打造火樹銀花不夜天的沉浸式體驗。
爆火的不只有景區,還有各大楚菜餐廳。以排骨藕湯、潛江龍蝦為代表的楚菜強勢出圈,位于江漢路的肥肥蝦莊黃鶴樓聯名店,高峰期等位桌數一度達3500桌。

10月3日,武昌都府堤一線的紅色景點游人如織。記者何曉剛 攝
武漢本地老字號推出一批“爆改月餅”,更是沖上微博熱搜。曹祥泰為滿足年輕人對新奇口味和健康的需求,推出醬香武昌魚、藤椒牛肉、麻辣雞絲等新口味月餅;揚子江食品聯名鄂人文創推出蒜鳥IP文創月餅禮盒,將萌萌的蒜鳥直接印在月餅之上。

10月3日,武昌楚河漢街人頭攢動。 記者何曉剛 攝
攜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沈佳旎說,越來越多游客青睞個性化、深度的旅行體驗,拒絕千篇一律的“預制菜”式行程。
武漢萬象城漫巷一角,一家“瘋狂理發店”里正在進行“案件偵破”工作。這里是開心麻花喜剪吹沉浸劇場,上千人次觀眾國慶中秋假期來這里“當偵探”,全身心體驗沉浸式戲劇的趣味性。

光谷花車大巡游,10萬市民游客共賞河山錦繡。 城市攝影隊 王玉明攝
返程,武漢也不會讓大家空手而歸。來一份“金元寶”面包,點一杯妙境茶咖與歸元寺同框,打包滿滿一筐武漢禮,即刻包郵到家。國慶期間,“武漢禮物”店六店齊開,武漢地標系列冰箱貼、祈福香囊等多款產品賣到脫銷。光谷世界城廣場“武漢禮物”快閃店,“蒜鳥寶寶”玩偶和“武漢美食盲盒”等一眾新品全國首發。
為了給全國游客打造“好玩、好逛、好買”的超級體驗,過去的這個假期,武漢推出了潮游、樂游、夜游、惠游四大系列228項文旅活動。有網友說,武漢每天節目層出不窮,每天不一樣,完全玩不過來。
數據最能說明問題——這個假期,武漢累計接待游客3462.95萬人次、同比增長12.06%,實現旅游總收入217.04億元、同比增長16.35%。(蔡欣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