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特意選的今天,是舉國同慶的大好日子!”10月1日,在武昌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胡女士一襲白紗裙,與身著筆挺海軍軍裝的小孫十指緊扣,在紅墻國徽下揚起結婚證,“這不僅是我們對彼此的告白,更意味著我們的小幸福從此與祖國的發展脈搏同頻共振。”

小孫(左)和胡女士(右)登記結婚。
登記大廳內,精心打扮的年輕人手持鮮花,頭披白紗,處處洋溢著甜蜜的氣息。記者從現場了解到,僅武昌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就有近百對新人在這一天喜結良緣,較去年增長了近一倍,其中25至30歲的青年占多數。
胡女士和小孫都是黨員,去年相戀,今年決定步入婚姻。小孫是一名現役軍人,入伍8年有余,這次特意從駐地趕回武漢登記。他一身潔白軍裝,英姿颯爽;身旁的胡女士笑意溫婉:“我爸爸也是軍人,我特別欣賞軍人身上那股甘于奉獻、舍生忘死的精神。”

現場喜氣洋洋。
去年十一,他們攜手在天安門廣場看紅旗升起;今年十一,他們在國徽下宣誓鐘愛一生。小孫動情地說:“把結婚紀念日定在國慶這天,是‘儀式感拉滿’的浪漫。讓個人的幸福軌跡與祖國的發展征程交匯,將成為我們婚姻最溫暖的底色。”
許多人跟小孫的想法相同。武漢姑娘顧崎琦與愛人呂溪緣拿到“小紅本”后,第一時間跟父母分享了這份喜悅。“我的爸爸媽媽是在1994年10月1日領證,31年后的今天,我們延續了這個傳統。”顧崎琦說,“有大家才有小家,有國家的安寧才有家庭的溫馨,今天很有意義!”

顧崎琦(左二)與愛人呂溪緣(右二)領證后與父母合影。記者劉克取 攝
當天上午,在華中師范大學和武漢音樂學院大學生志愿者的伴奏下,現場兩對新人共同唱響《如愿》。鋼琴與古箏交織出悠揚旋律,琴瑟和鳴,歌聲里既有對祖國的深情告白,也有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更許下了共建和睦小家的堅定承諾。

武昌區民政局組織的特色婚俗活動。
作為第二批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武昌區民政局近年來積極組織各類特色婚俗活動。此次特色合唱,正是為了讓新人在莊重的儀式中增強家庭責任感與社會使命感,進一步樹立愛國愛家的文明新風。
在青山區民政局,李良靚與愛人手持“小紅本”在國徽下合影。“在舉國同慶的日子里開啟我們的人生新篇章,喜悅是雙倍的,這份記憶將終生難忘。”她眼角眉梢滿是笑意。
專攻領證跟拍的攝影師林瑤感受頗深:“國慶檔期早在一個月前就訂滿了,今天要跑三個民政局。”她的道具箱里特意多備了幾面國旗和“喜結連理”國風手舉牌,“今天的新人都希望照片里能融入鮮明的中國元素”。

武漢年輕人領證后拍照留念。
選擇國慶領證,折射出武漢年輕人獨立、自信、富有時代精神的婚戀觀。正如新人小孫所說:“祖國的生日就是最好的日子。”他們不再拘泥于傳統意義上的“黃道吉日”。
武昌區婚姻登記處工作人員也深有感觸:“這幾年國慶預約通道一開放,名額很快就被搶空,‘國慶’在許多新人心中已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大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