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跨越十載的鄭重承諾,一段聯結文學名家與故土檔案的深情紐帶,一場見證文化傳承與信任堅守的溫暖實踐。近日,十堰籍著名作家梅潔如約履行與十堰市檔案館的“十年之約”,將個人近十年來創作、生活中形成的 311件珍貴檔案悉數捐贈入館,為地方文化寶庫再添厚重底蘊。

十堰籍著名作家梅潔
梅潔,女,湖北省鄖陽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作家,獲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和"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稱號。2015年,因一份深厚的文化情懷而結緣,梅潔首次向十堰市檔案館捐贈1700余件個人檔案。這批涵蓋創作手稿、著作版本、書信往來的珍貴史料,不僅成為研究十堰地方文學發展史的核心文獻,更在檔案館與作家之間架起了信任的橋梁,播下了“十年后再攜新作歸鄉”的約定之種。
十年轉瞬,承諾如初。此次梅潔捐贈的檔案系統完整,包括多部代表性作品的原始手稿、歷年著作、發表文章、創作筆記及榮譽證書等。移交過程中,她逐一對照檔案館原有藏品目錄,發現早年發表作品《泥河灣》《驛站》《善待生命》《晉商與北方絲綢之路》的4本《十月》雜志和發表《在這塊土地上》《童年舊事》的兩期《作家》雜志檔案目錄中沒有收錄,這都是她的幾篇重要作品,她當即表示“我會聯系《十月》雜志編輯幫助,并設法從孔夫子舊書網搜購,務必補全這些資料,讓檔案收藏更完整”。這份對檔案嚴謹態度與責任意識,令工作人員深受觸動。

十堰市檔案館工作人員正在整理梅潔捐贈的 311件珍貴檔案
作為長期聚焦南水北調移民題材的作家,梅潔的作品始終飽含對故土的深情與對時代的思考。此次入藏的檔案,不僅完整記錄了一位作家的創作軌跡,更成為鮮活的移民精神教育讀本與鄉土文化教材,為十堰開展紅色教育、傳承地域文化提供了珍貴載體。
“這場十年之約,接收的是檔案資料,凝聚的是作家與故土的雙向奔赴,延續的是城市發展的鮮活印記,傳遞的是檔案工作守護文化根脈的初心。”十堰市檔案館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檔案館通過精細化整理、數字化保護、專題化展覽等舉措,讓名人檔案 “活起來”,已先后征集各類名人檔案 2000 余件。
據介紹,十堰市檔案館下一步將持續深耕地方文化資源征集,優化檔案保管利用服務,讓更多珍貴檔案在傳承文化根脈、服務社會發展中綻放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