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來,當陽市創新推行“政策找人”服務模式,通過大數據精準匹配、服務下沉至基層、技能培訓提質增效等系列舉措,實現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深刻變革。
截至目前,全市新增返鄉創業828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4.08億元,城鎮新增就業9500人,交出一份溫暖厚重的民生答卷。
變“被動等待”為“主動上門”
“政策找人”精準直達
“申請創業擔保貸款特別順利,人社局同志主動上門講政策、辦手續,真是幫到了心坎上!”站在自家養殖場前,當陽市王店鎮白河村村民金顯發臉上洋溢著笑容。
參加完市就業培訓中心的創業培訓后,他成功申請20萬元貸款創辦家庭農場,如今年收入突破30萬元,還帶動5名村民共同就業。
金顯發的故事,是當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扎實推進“為民辦實事”實踐的生動縮影。“十四五”以來,該局以推動返鄉創業和穩崗就業為雙引擎,從政策扶持、培訓提質到服務下沉全面發力,有效促進了群眾就業增收、企業穩健成長。
當陽市人社局創新推行“免申即享”服務模式,通過大數據精準篩選,將補貼資金直接送達符合條件的企業,實現從“企業找政策”向“政策找企業”的轉變。“通過系統自動匹配,補貼資金直達企業賬戶,極大減輕了企業負擔,助力穩崗擴崗?!碑旉柺芯蜆I促進和職業能力建設股負責人陳艷介紹。五年來,該機制已為超過4000家次企業發放穩崗返還資金,2024年受益企業達1294家。

電工技能人才正在進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試。當陽市人社局供圖
聚焦“雁歸經濟”,當陽年初推出返鄉創業二十條措施,構建起“資金補貼+貸款支持+典型引領”全鏈條幫扶機制。
截至目前,全市新增返鄉創業828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4.08億元,為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群體落實一次性創業補貼16人,共8萬元。
圍繞就業質量提升,當陽市人社局打造了“精準滴灌”式項目化培訓體系。以徽陽新材料有限公司為例,針對企業急缺化工技能人才的狀況,人社局分4批次對109名新員工開展化工總控工崗前培訓?!芭嘤杻热菥o貼實際,涵蓋安全、法律等多方面,幫助我們快速適應崗位?!惫締T工劉晨感慨地說。

化工總控工(崗前培訓)班。當陽市人社局供圖
2025年以來,當陽市人社局圍繞航空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重點產業,精準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已成功舉辦23期認定,覆蓋飛機裝配工、電工、制冷工等緊缺工種,惠及675名技能勞動者。
通過“培訓+認定+輸送”全鏈條服務,當陽著力打造高素質技能人才隊伍。上半年開展職業技能培訓125期,參訓學員達3499人,顯著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
變“群眾跑腿”為“服務上門”
“15分鐘服務圈”全覆蓋
當陽市健全覆蓋全市的家門口就業服務站,構建起22個社區、10個鄉鎮和企業工業園定點覆蓋的“15分鐘就業服務圈”。
這些服務站已服務居民6711人次,發布招聘信息7500余條,收集零工求職信息1334條,點對點幫助1124人次零工就業。

當陽市草埠湖鎮“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圖片來源:湖北日報客戶端
在草埠湖鎮農墾往事街區的“家門口”就業服務站,頗具古樸民居風格的房子里,墻上掛著的馬燈、竹笠、水壺等老物件,把人拽回到農墾的崢嶸歲月。應屆畢業生況捷在這里找到了工作:“我的專業是傳媒類,想找這方面的工作?!睆暮笔邅淼睫r墾往事街區游玩的況捷,對這里的文創氛圍產生了濃厚興趣。
暢通就業渠道,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59場,建成“零工驛站”,累計向企業輸送員工7121人……一系列舉措讓當陽就業服務更有溫度、更有力度。
變“單一推進”為“系統謀劃”
人才引擎助力高質量發展
當陽市人社局持續深化職業技能培訓與重點企業、重大項目需求對接,拓展“千企百校行”、“百縣進百校”等引才渠道。
“群眾和企業需求在哪里,人社服務就跟進到哪里?!碑旉柺腥松缇种饕撠熑吮硎?,下一步將加快培育適應“新質生產力”要求的高素質技能人才隊伍,通過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人才支撐體系,為沖刺全國百強縣市鍛造強勁的技能人才引擎。

當陽城區大景(方梓軒 攝)
如今在當陽,從城市到鄉村,從工廠車間到家庭農場,人社部門的服務觸角不斷延伸。
“家門口”的就業服務站、送到企業的“免申即享”補貼、精準的技能培訓課程……這些具體而微的創新服務,正匯聚成當陽就業創業工作的亮眼答卷。
今年1至9月,當陽市城鎮新增就業9500人,完成年度目標的100%;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4200人,完成年度目標的200%。數字背后,是無數個像金顯發這樣的創業者命運改變,是當陽人社部門為民辦實事的不變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