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苗又藍又穩,再不用每月扛著煤氣罐爬樓了!”9月15日,監利市容城鎮平橋新村沈柳小區村民劉玉蘭擰開嶄新的燃氣灶,臉上笑開了花。這躍動的藍色火苗,正“燃”旺這個城郊村816戶村民的幸福新生活。
監利市容城鎮平橋新村是一個7村合一的新城郊村,分為兩個小區,共有816戶村民。長期以來,大家依賴瓶裝液化氣、蜂窩煤或電磁爐,既不方便,更存在安全隱患。“像城里人一樣用管道氣”,成了村民的共同心愿。

然而,現實卻澆來“冷水”——近8000元的開戶費,讓村民直搖頭。
“為什么這么貴?”平橋新村黨委書記曾山找到監利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溝通。
原來,平橋新村離中心城區較遠,且居住較為分散,若要安裝天然氣,需鋪設12公里的管線,土建工程成本較高。

曾山與村“兩委”班子成員找到天然氣公司溝通,最終對方同意將開戶費用降至5200元。但在征求村民意見時,大多數村民仍認為負擔較重,特別是低收入家庭無力承擔。
“村民們的心愿就這樣落空了?”心有不甘的曾山仍未放棄。
今年以來,平橋新村黨委決定以解決天然氣入戶難題為契機,全力推進“干部素質提升年”工作。
曾山多次組織村“兩委”討論解決方案。慢慢地,一個想法醞釀成形:由村集體出資承擔土建工程施工費。如此,既能降低村民的開戶費,又能最大限度節省成本。
可是,天然氣公司能同意嗎?
“事在人為。”曾山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經過多輪商議和入戶走訪,最終天然氣公司同意由村里負責土建工程,并將開戶費用降至4500元;同時,由村集體進行補貼,確保每戶村民實際支付費用不超過4000元。所有村民都同意此方案。
然而,平橋新村此前沒有過土建工程的經驗,能按規范要求鋪設好燃氣管網嗎?
此前,周邊村有鋪設天然氣管道的先例,但多是外包給第三方公司。

“咱們村實力薄弱,為盡可能降低成本,咱們自己干。”曾山與村“兩委”班子成員商議后,決定由村里自建,“經測算,自建比外包節省20萬元。”
按照分工,有的村干部負責聯系挖機,有的負責聘請專業施工人員;村里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作為“監理”,負責督促協調相關事宜。同時,邀請天然氣公司的專業人員到現場作技術指導。

挖機轟隆,開溝挖渠,熱火朝天。今年3月,第一段工程經驗收合格后,平橋新村3個小組近100戶村民率先使用上了天然氣。隨著施工加快推進,預計到今年12月,816戶村民將全面開通天然氣。
“平橋新村的實踐證明,只要黨員干部帶頭,真心為民、敢于擔當、善用方法,就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監利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引導廣大干部深入基層,摸實情、集民智、理思路、出良策、辦實事,把“問題清單”變成“實效清單”,努力在支點建設中當先鋒、打頭陣。(何輝 王康 劉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