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南麓的羅田又憑“種子”出圈啦!9月16日,新華網以一粒“雜交稻種”串起大別山區富民產業鏈為題,報道河鋪鎮1200畝雜交水稻制種田豐收,一起來看看↓↓↓
初秋時節,在位于大別山南麓的湖北省羅田縣河鋪鎮,1200畝“珞紅優1564”雜交水稻制種田迎來豐收。飽滿的稻穗壓彎枝頭,在山間清風中搖曳生姿。武漢大學朱仁山教授帶領專家組穿行田間,實地記錄驗收這款雜交水稻的“成績單”。
近年來,位于湖北東北部、大別山南麓的羅田縣,建成1.5萬余畝雜交水稻制種基地,產出的“紅蓮型”雜交稻種暢銷我國長江流域和華南稻區,并遠銷巴基斯坦、馬來西亞等國家,年制種500萬斤,營收近億元。

圖為羅田“紅蓮型”雜交水稻制種基地。新華網發
大別山區一粒種
8月上旬,在羅田縣河鋪鎮“紅蓮型”雜交水稻制種田里,一米多高的水稻植株上掛滿飽滿的種子,不時伴隨微風輕輕搖擺。
頭戴草帽、脖子上搭著白毛巾的朱仁山教授穿行在稻田小徑。當天,專家組對河鋪鎮1200畝集中連片“珞紅優1564”雜交水稻制種田,進行了實地考察和現場測產驗收。
“紅蓮型”雜交水稻是以已故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朱英國為領軍人物的科研團隊,20世紀70年代初利用海南“紅芒野生稻”與江西種植稻“蓮塘早”雜交創制而成的水稻良種,是湖北省原創農業科研成果。朱仁山是朱英國院士團隊核心成員,1985年開始從事“紅蓮型”雜交水稻育種應用研究。

圖為雜交水稻“珞紅優1564”。新華網發
“珞紅優1564”是雜交水稻綠色高效新品種的典型代表,被湖北省種子協會、湖北省糧食行業協會認定為荊楚糧油“好吃大米”?!扮蠹t優1564”經沿海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鑒定其全生育期耐鹽等級為3級,對拓寬國家糧食戰略儲備和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2024年,該品種入選湖北省主導品種,將于2025年內完成超級稻驗收。
當天,專家們嚴格按照科學測量方法,認定河鋪鎮“珞紅優1564”制種畝有效穗為13.8萬穗,每穗總粒數為205.2粒,實粒數95.9粒,結實率為46.7%,千粒重為23.5克,理論畝產達到311公斤。
朱仁山說:“羅田是山區小氣候,有利于傳粉、授粉,非常適合雜交水稻制種?!?/p>
目前,羅田縣河鋪鎮“紅蓮型”雜交水稻新品種展示示范基地育有“珞紅優”“升兩優”“珞兩優”系列等30多個雜交水稻新品種。
雜交水稻一顆“芯”
朱仁山牽頭創立的湖北衍升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是羅田縣最大制種主體,在湖北武漢、鄂州、羅田,以及海南陵水、云南保山等地擁有科研基地600余畝,相繼育成10多個具有抗病蟲、耐高溫、高產廣適、鎘低吸收等特性的雜交水稻新品種。
河鋪鎮黨委書記盧志雄介紹,2021年,朱仁山教授響應羅田縣“教授回鄉”工程,回鄉反哺家鄉??h政府從土地流轉補貼、設施設備補貼、人員技術培訓、水稻制種保險等方面加大對制種主體的資金支持。
羅田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涂旭奇介紹,衍升種業加大科研力度,近5年每年投入20%銷售收入用于水稻新品種研發,育成適于父、母本同機直播制種的雜交水稻新品種“易兩優華占”。
國內首個抗褐飛虱雜交水稻品種“易兩優311”,可直接進入大田應用的非轉基因低鎘水稻資源珞紅3B(康稻1號)、珞紅3A等具有高生產應用價值和商業應用前景的原創科技成果,為構建湖北省生態型稻米產業鏈提供了技術支撐。

圖為雜交水稻“趕花”。新華網發
2024年,衍升種業主推品種“珞紅優1564”“易兩優311”在黃岡地區累計推廣種植40萬畝,“珞紅優1564”平均畝產超過1500斤,“易兩優311”再生稻兩季平均畝產達2200斤。
飄香萬里一產業
“除去地租、農資和田間管理成本,一對夫妻檔制種種植戶,每畝純收入約1500元,是種植中稻收入5倍左右。”盧志雄說。
羅田縣參與制種的種植大戶和市場主體熱情高漲。截至2024年底,全縣已有18家農業合作社和50余戶種植戶加入水稻制種產業。種植期間,制種主體統一進行技術管理,以保障種子質量。

圖為朱仁山(前排中)為國內外嘉賓介紹雜交水稻新品種。新華網劉曉麗攝
羅田產“紅蓮型”稻種不僅暢銷我國湖南、江西、福建等華南稻區,還走出國門在菲律賓、巴基斯坦、馬來西亞等國家廣泛種植,累計種植面積超過4.5億畝。
8月8日,占地面積30畝的“羅田現代水稻種業產業園”在河鋪鎮揭牌,一期2500平方米加工車間和質檢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具有水稻種子烘干、精選、加工、包裝以及物流等功能。項目二期還將配套建設種子常溫倉庫、低溫倉庫、種子曬場等。
“項目建成后將為制種企業提供全流程服務,讓企業到羅田制種無后顧之憂。”朱仁山說。
目前,公司除與海南廣陵高科、湖北省種子集團、國寶橋米等國內多家龍頭企業合作外,還與巴基斯坦薩尼達提、孟加拉國超級種子集團、馬來西亞、緬甸等多國農業企業建立產業化合作關系。
2023年,衍升種業公司“紅蓮型”稻種首次出口巴基斯坦,累計出口種子300余噸,創匯100余萬美元。2023年8月,羅田制種基地獲中國農技協授予的“湖北羅田雜交水稻科技小院”稱號,2023年9月獲湖北省農業農村廳首批“湖北省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稱號。
羅田縣長周黎表示,全縣計劃3年內將制種基地擴大到2萬畝,并建成國家級制種大縣、強縣。(汪澤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