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十周年,11月15日,央視大型融媒體行動《平安中國2024》走進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十堰開展將近9個小時的直播,展示十堰市在保護生態環境、守水護水、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等方面取得的成績。竹溪也在此次直播中精彩亮相。

直播期間用長達46分多鐘的鏡頭向全國觀眾多方位聚焦展示竹溪縣黃花溝村守水護水工作。直播中,總臺記者左婷與鄂坪鄉黃花溝村第一書記帥成一起走進黃花溝村守水護水現場。

一抹“志愿紅”穿行在碧水青山之間,構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志愿者們用實際行動維護河道清潔和水質安全,守護一江清水北送。

黃花溝村河流水質清澈,水岸郁郁蔥蔥,河面還漂浮著不少藻類植物。據說這種藻類植物只在一類水質里生長,還具有凈化水的功能,由此也反映了村里河流水質好。

主持人還帶領網友沉浸式感受黃花溝村在守水護水保護山水資源方面所做的工作,直觀體會南水北調帶給竹溪的改變。


直播期間主持人還與竹溪縣啟良植物研究所負責人、十堰市“最美守井人”榮譽稱號獲得者甘啟良進行互動。

甘啟良做植物調研20年,竹溪境內植物總數從970多種增加到3293種,親眼見證水源地生態越來越好 。

守水護水描繪“水碧山青”新畫卷
竹溪縣鄂坪鄉為確保水質穩中向好、好中向優,持續輸送一庫清水。由該鄉黨委書記擔任鄉庫區護水總隊隊長,村“兩委”負責人擔任村級隊長,組織群眾成立護水隊,實現鄉、村兩級護水全覆蓋。按照“源頭環境治理、流經區域禁排、庫區周圍綠植栽種”的方法,加強內存水保清和活水保澈,鞏固縣域水體整治效果,實現境內水域“清、澈、美”治理目標。

自2018年以來,先后開展護水小隊行動日主題活動、共抓大保護,當好守井人志愿服務活動。清漂志愿者們每周二、周五集中力量對河道全覆蓋清漂,不留死角。今年以來,鄂坪鄉組織護水清漂活動30余次,100余名群眾和志愿者積極參加,形成了人人護水、人人參與的鄉村護水清漂新風貌。

如今,經過集中清漂治理,鄂坪鄉庫區實現了水面無雜物、岸線無“四亂”、灘涂無種養、污水無排放、庫內無非法垂釣的目標。
據了解,本次直播活動是央視大型融媒體行動《平安中國2024》的第10站,也是首次以南水北調中線通水十周年為主題的城市專場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