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推動“兩重”“兩新”工作走深走實,助力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近日,十堰日報推出“局長科長講政策”專欄,進一步拓寬政策宣傳渠道,提升政策知曉率和覆蓋面。
今日,欄目邀請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文春就行業補貼政策進行解讀。
交通運輸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官”,是國民經濟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和重要的服務性行業,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點領域。市交通運輸局在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方面有哪些補貼政策和創新舉措?一起來看看。
記者:物流是實體經濟的“筋絡”,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是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的重要舉措。對于十堰這樣一個典型的山區城市來說,我市在降低物流成本方面有哪些優惠政策?
文春: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支持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省級層面上,多式聯運樞紐項目、通用集散型物流園、農村交通物流項目,省補助資金分別為2000萬元、800萬元、200萬元;市級層面上,新增的國家級、省級物流園區,分別一次性給予80萬元、30萬元的資金補助,新增設立的區域性快遞分撥中心,一次性給予20萬元的資金補助。二是支持多式聯運發展。對主城區規模以上從事物流業務的企業、貨代企業,鐵海聯運按實際完成載貨標準,每集裝箱最高補助2000元,鐵水聯運每箱最高補助400元,公鐵聯運每箱最高補助200元。
記者:供應鏈物流產業是我市重點產業之一,請介紹一下貴局在鼓勵供應鏈物流產業發展方面的措施。
文春:目前我們的主要舉措包括支持物流企業提檔升級,對新增納統的5A、4A、3A級物流企業及星級冷鏈物流企業,分別一次性最高補助25萬元、20萬元、15萬元。支持供應鏈平臺建設,接入上下游企業各50家以上,平臺投入300萬元以上,一次性最高補助50萬元。
記者:供應鏈物流產業未來有什么進一步發展規劃?
文春:我們將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突出“夯基礎、延鏈條、強主體、促發展”,推動供應鏈物流產業突破發展。
一是建強樞紐集群。實施《十堰市物流樞紐(園區)空間和功能布局規劃》,服務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快遞物流園二期等項目建設,啟動陳家港公鐵水空多式聯運基地項目前期工作。打造多式聯運示范線路,推動內貿物資公鐵聯運、外貿物資鐵海聯運。
二是強化平臺支撐。支持房縣等供應鏈物流平臺推廣運營,加快丹江口市等縣級平臺建設,力爭市級供應鏈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早日上線運營,加快構建市縣“1+6”平臺架構,引入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在平臺開展供應鏈服務。
三是引育龍頭企業。支持堰水進京集團發展鐵路物流業務,服務長江汽車供應鏈(十堰)公司業務拓展,打造供應鏈物流信息平臺公司、二手車出口基地。加大力度培育規上、A級物流企業,引導物流企業提檔升級。
四是發展低空物流。落實《十堰市低空經濟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和《十堰市低空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建設方案》,建成市級低空綜合管理服務數字化平臺,建設一批起降場點,開通一批示范航線,拓展一批應用場景,更好地服務低空經濟發展。
記者:今年以來,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也就是大家經常講的“兩新”成了經濟熱詞。交通運輸是“兩新”工作重點領域之一,請問交通運輸領域“兩新”工作補貼申報范圍、標準是怎樣的?
文春: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方面,2024年7月30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間,提前1年以上時間報廢的營運貨車,給予每臺車1萬元—4.5萬元的補貼;提前報廢同時更新國六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給予每臺2.5萬元—6.5萬元補貼;提前報廢同時更新新能源營運貨車,給予每臺3.5萬元—9.5萬元補貼;新購新能源城市冷鏈配送車,每臺給予3.5萬元補貼。
老舊營運船舶報廢更新方面,2024年8月2日至2028年12月31日期間,提前報廢的老舊營運船舶,每總噸補貼500元—1000元;新建清潔能源營運船舶每總噸補貼1100元—3300元。
另外,在城市公交報廢更新方面,運營企業在2024年7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間,報廢并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車,每輛補貼7.5萬元—10.5萬元;更換公交車輛動力電池,每輛補貼4.2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