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培育“不讓一滴污水入河 不浪費一滴南來之水”的文明習慣——深化京堰文明交流 攜手共建文明河流
湖北日報客戶端訊(通訊員 蘭呼赟 鄭榮斌 康露馨)“十堰人民守水護水,絕不讓一滴污水入河,我們北京市民也一定做到愛水節水,絕不浪費一滴南來之水。”來自北京綠色啄木鳥青少年研學負責人尹燕滿心堅定的說道。
6月23日,來自北京市和十堰市組成的40余名志愿者一行來到位于十堰市鄖陽區柳陂鎮龍韻村,攜手開展以“深化京堰文明交流 攜手共建文明河流”為主題的調水十周年水源地保水護水京堰志愿服務活動。十堰市副市長朱云慧出席活動。

活動中,北京市與十堰市志愿者一同觀看《文明之舟 揚帆遠航——新時代文明實踐在十堰》宣傳片,并聽取十堰市城市文明創建中心志愿者詳細宣講十堰市在守水護水,創新開展“文明河流”建設的過程和取得的工作成效。同時通過現場守水護水志愿者們精心表演的歌伴舞《文明實踐有力量》、朗誦《為了一江清水向北流》、情景劇《綠水和青山的童話》、小合唱《一庫碧水送北京》生動感人的文藝演出,展現出十堰人民群眾確保“一江清水永續北送”的堅定決心和熱情,積極引導兩地市民群眾培育守水護水的文明新風尚,養成節水護水的文明習慣,共同當好南水北調水源區的“守井人”。
以水為媒深化交流,京堰攜手共贏發展。現場隨著十堰市副市長朱云慧宣布“深化京堰文明交流 攜手共建文明河流”倡議活動正式啟動,京堰兩地志愿者代表一起宣讀“文明河流”共建倡議書。隨后,志愿者們在宣傳橫幅上進行集體承諾簽名,并一同來到位于鄖陽區漢江河畔開展“文明河流”巡河活動。

來自北京綠色啄木鳥志愿服務中心的創始人王濤在巡河過程中,看到眼前清水潺潺,碧波蕩漾,他自豪的告訴記者:“十堰是北方的‘大水井’,最近,我很榮幸獲得了‘十堰最美守井人’的稱號,我將繼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讓更多的北京人參與到十堰文明河流建設中來。”今年以來,十堰市聚焦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建設中心工作和守水護水首要政治任務,把文明河流建設貫穿精神文明創建全過程,組織開展了“生態文明宣講、潔美家園、文明觀察、倡樹新風文明培育、京堰攜手結對共建、守水護水典型選樹”六大行動,充分發揮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在守水護水中的積極作用,助力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建設。

水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截止目前,全市上下共組織250個社會志愿服務團體參與文明河流建設,帶動廣大群眾開展生態文明宣講、垃圾撿拾、水面漂浮物清理、村莊清潔等各類守水護水志愿服務活動3.2萬場次,參與志愿者15.8萬人次。先后開展“感恩守井人 思源到十堰”水源地研學、青少年守水護水等交流活動20余次,掀起京堰兩地守水護水行動新高潮,為持續做好“一庫碧水永續北送”營造了濃厚社會氛圍,凝聚強大精神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