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讓綠水青山成為生產要素——武當山水間,流淌出“武當山”水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墨 胡弦 通訊員 王文童
持之以恒扛牢“一庫凈水北送”使命的十堰市,如今正在將一庫凈水打造為本土品牌。
5月24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丹江口市經濟開發區水都工業園,一瓶瓶“武當山”礦泉水就從這里走向全國飲用水市場。
農夫山泉、華潤怡寶、康師傅……眾多飲用水知名企業已落戶丹江口,當地為何還要堅持開發自主品牌?
“既要引進頭部企業,又要做大本地品牌。”丹江口市相關負責人認為,軟飲料屬于朝陽產業,市場增長迅猛,但目前國內水消費量遠不及發達國家平均水平,市場潛力巨大。
丹江口水庫被譽為“首都水井”,北京城區生活用水七成以上來自這里。
水庫總庫容339億立方米,109項水質監測指標中有107項達到Ⅰ類標準,且連續10年保持在Ⅱ類及以上。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以來,沿線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億人。
十堰市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湖北是千湖之省,水是十堰最有潛力的發展資源。作為全國首批“中國好水”水源地之一,同時又是南水北調水源地,十堰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和稟賦,把綠水青山變成生產要素、把資源優勢變成產業優勢,孕育自主水品牌,讓“武當山”水叫響武當山水!
去年初,“武當山”水應運而生。十堰、丹江口相關部門高效審批、全程幫辦,丹江口武當山水飲料有限公司實現當年開工、當年投產。
仙山、秀水、汽車城,是十堰的三大名片。瓶身上,武當山風光、丹江口水庫、太極拳招式等,都體現在一瓶水的設計細節之中。
在“武當山”水生產車間,來自丹江口水庫飲用水源地國家一級保護區的天然水,會經過數道殺菌、過濾程序。過濾直徑從1微米、0.1微米再到0.01微米,每一滴水都透著清甜甘洌,回味悠長。
“依托天然好水的優勢,以及武當山響亮的名片效應,‘武當山’水已成功走出十堰,進入武漢、北京等地市場,并在全國重要會議上亮相。”丹江口武當山水飲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目前已打造“武當山”“丹江貢水”兩大品牌,推出禮品水、高檔水、普通水、茶飲四款產品。“我們計劃投入6條水飲料生產線,全面投產后,年產能可達5000萬箱,產值預計達10億元。”
通過培育本土水產業品牌,十堰不斷以發展的“含綠量”提升增長的“含金量”,積極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路徑,讓好生態變成好產品、好產品賣出好價錢。
根據《十堰市突破性發展綠色食品飲料產業三年行動(2023—2025)方案》,到2025年,十堰力爭綠色食品飲料綜合產值突破1000億元,其中加工產值突破700億元,打造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綠色食品飲料加工優勢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