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十堰:解小區治理難題,“居民自己說了算”
院里的荒草地種上綠植,并安裝了石制桌凳,帶孩子的老人愜意地拉著家常;地板、乒乓球桌、窗簾等都是小區業主自發捐贈的活動室里,幾位球迷正在緊張較量……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中岳華庭小區在小區黨支部帶領下,通過街道和社區的放權支持,通過表決清退不作為的前期物業公司,由全體業主當股東成立創治物業公司,變小區服務的“他治”為“自治”。
日前,該小區案例于全國300多個案例中脫穎而出,在北京大學城市治理研究院主辦的第三屆“中國城市治理創新優秀案例獎”評選活動中獲獎。
“居民提議建個晾衣場,都能拖個大半年。”曾經,中岳華庭小區是個問題小區,物業公司辦事效率不高,小區居民對物業早已不滿。2022年7月,經過533戶業主投票,物業公司“下了課”。居民們一合計,干脆自己開物業公司做服務。
新的物業公司取名“創治物業”,寓意居民“自創自治”,全體業主當上了“股東”,164名小區黨員積極亮身份,主動參與到小區治理中來。業主們成立了資金監管小組,還健全了問題分流處理機制,形成“訴求-派單-處理-回訪”的閉環。
居民們發現,小區里的暖心細節越來越多:重要路口、公共區域加裝了扶手,地下車庫加裝了照明燈,樓棟外立面貼上了識別號和標識牌。物業收支也透明了,小區廣告牌和停車位的收入用于電梯和采暖系統的運維,維修資金再也沒少過;逢年過節,物業還清算出收入結余,買了慰問品送上業主家門。據統計,新的物業公司解決處理問題的回訪率達96%,滿意度達90%以上;水費、電費、停車費用均進行了下調,半年時間成功為全體業主減負9.5萬余元……
“為了辦好物業公司,我放棄了以前的工作,收入雖然低了一些,但為大家服務,看到大家滿意,我心里開心?!敝性廊A庭小區業委會副主任兼十堰市創治物業服務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唐剛說,“自己不僅是物業經理,也是黨員又是業委會副主任,三種身份集于一身使得三方的溝通更順暢?!?/p>
根據處理事務的大小,物業自治公司和業主委員會聯合社區,實行“三方聯動”服務機制,實現“小事不出小區,大事聯合社區”。目前,中岳華庭小區自治模式在十堰市持續推廣,在張灣區就有9個小區“復制”了該模式。此外,“居民自治”的城市治理精神內核也在發揮影響:茅箭區華產小區經過樓棟會商,為小區加裝了電梯,方便了大家出行;放馬坪小區每月開展一次衛生樓棟、衛生家庭評比,改善了小區的人居環境……
堅持政府主導、市場主體、全民參與,“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樓棟長”的五級組織體系帶動“被動式管理”到“主動式自治”,讓居民“當家作主”,一個個小區自治的鮮活案例道出了“治理密碼”:十堰用“共同締造”為老工業城市高質量治理提供了一個有價值的樣本。
“廣泛發動居民開展‘共同締造’活動,推進社會治理與民生改善良性互動,推動形成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十堰市委書記黃劍雄表示,將群眾利益“置頂”,十堰將持續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創新,推動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和諧穩定創建在基層、幸福生活創造在基層。
(本報記者李偉 宋立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