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穩增長,找準“進”的發力點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天縱
省委全會指出:找準“進”的發力點,在高質量發展上能快則快,在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上積極進取,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鞏固穩中向好的基礎。
穩增長,既要有信心決心,更要找準發力點。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董慈蔚認為,湖北要通過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等方面的“進”來實現“穩”,從創新驅動、新動能培育、協同發展和循環暢通等方面發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進”在加速產業提質升級
今年以來,武漢鋼鐵有限公司投資近百億元,先后開工建設新能源無取向硅鋼結構優化項目、高端取向硅鋼綠色制造結構優化項目,引導鋼鐵行業向中高端優化升級。
以汽車、冶金、化工等為代表的傳統產業,占湖北全部工業比重近80%。我省大力實施技改提能,支持企業生產換線、機器換人、設備換芯,加快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改造。
當前,新一輪萬企萬億技改行動如火如荼,5年內全省將實施技改規上工業企業超過1萬家,總投資超過1萬億元。
加速產業提質升級。每個季度,省政府堅持分行業召開技改現場會,聚焦鋼鐵、石化、汽車、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行業已先后召開12場,通過標桿引領示范帶動傳統產業改造。截至目前,全省在建5G全連接工廠238家、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62個、省級5G工廠90家;工業企業上云4.8萬家,覆蓋率達47.8%。
荊州市委書記吳錦表示,2024年,荊州將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聚焦高端化、數智化、綠色化,統籌實施產業鏈協同發展、技改提能強基、優質企業梯度培育、綠色智能引領“四大工程”,加快構建以裝備制造、智能家電等先進制造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
董慈蔚認為,湖北應加快產業提質升級步伐,保持政策穩定性、連續性,在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上積極進取,不斷鞏固穩中向好的基礎。
“進”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
今年以來,我省以超常之舉,突破性發展光電子信息、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生命健康、高端裝備、北斗等五大優勢產業,舉全省之力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同時,大力發展算力與大數據等9個新興特色產業,前瞻布局腦科學與類腦智能等6個未來產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培育新質生產力是湖北‘進’的發力點。”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羅知表示,湖北是傳統工業大省、制造強省、人才資源豐富,高校、科研院所、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基礎設施眾多,應進一步做好創新體系建設,扶持中小企業創新;積極為數字經濟、平臺經濟、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提供應用場景,培育新經濟領域的“獨角獸”企業。
在培育新質生產力的創新生態上,羅知認為,湖北要深化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優勢產業國際合作,持續構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做好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讓各類企業在湖北放心投資、安心發展,激發民營經濟創新活力。
“當前,湖北‘進’的姿態更加主動,‘穩’的基礎進一步鞏固,讓企業找到了發展的方向。”中國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衛國說,在省委、省政府支持下,中建三局實現了數字驅動工廠、數字驅動工地、數字驅動裝備、數字驅動管理升級,建筑產業現代化為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綠色低碳技術提供了廣闊的應用場景,為湖北新質生產力發展奠定了基礎。
“進”在“數化湖北”強后勁
實現穩增長目標,需要培育壯大新的經濟增長點。數字經濟,成為各地爭相布局的新賽道。
省委全會提出:將以信息化賦能推進四化同步發展,大力推動“數化湖北”,持續推進城市數字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
“湖北發展數字經濟具有得天獨厚優勢。”中國移動雄安產業研究院主任研究員陳志剛認為,湖北數字產業基礎扎實,在軟件信息服務業、通信設備制造業等領域形成了以武漢為核心的全國領先產業聚集區,“光芯屏端網”產業集群發展態勢持續增強,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等先進數字技術競爭力不斷強化,走在中部省份前列。
同時,湖北是全國擁有數據交易中心最多的省份之一,也是全國率先成立數據集團的省份之一,發展數字經濟具有豐富的產業數字化場景優勢和市場化載體資源優勢。
據省經信廳統計,目前,我省在數據采集、傳輸、處理和應用等環節集聚了一批優質企業,其中大數據核心企業超過480家,形成了從硬件到軟件、從產品到服務的全產業鏈覆蓋。
陳志剛建議,湖北應強化數字經濟產品創新布局,推動新一代數字技術融合創新,培育發展一批引領未來數字生活、數字工作、數字生產的產品,走進千家萬戶、走進千行百業;適度超前布局超算、通算、智算,強化省內數據交易機構和數據交易平臺與國內數據交易機構的互聯互通,探索布局數據跨境交易先行區;強化數字經濟“要素”聚集,發展數字技術、數據要素、數字安全、數據制度等一體化融合的物理空間聚集區,推動數據、技術、產品、人才、知識等一體化融合的數字空間聚集區,以打造兩個“聚集區”為抓手,推動湖北數實融合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