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認定,這10位社科人最美!
肩負使命,培根鑄魂育人;潛心篤志,學思潤澤荊楚。11月20日下午,由湖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的“第三屆最美社科人發布儀式”在湖北廣播電視臺演播廳成功舉辦,王雨辰、田傳茂、杜時忠、李建中、李莉、汪習根、張安錄、孟華平、榮開明、郭國祥等10位社科工作者榮獲“最美社科人”稱號。湖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琚朝暉出席發布儀式,并為獲獎者頒獎。
發布儀式通過短片回顧、情景講述、感恩致敬等形式,深情講述了10位社科人的最美故事,在感恩致敬環節,闊別多年重逢、學生感謝恩師的畫面,令在場不少觀眾動容落淚。
最美的決心:向世界傳播中國聲音
汪習根多次走進聯合國,致力向世界傳遞中國人權理念,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他秉承著“胸懷中國、心憂天下”的志向,為聯合國發展權建言獻策。田傳茂學貫中西,立足荊楚,求索中國文化國際傳播,在荊楚文化翻譯領域作出了卓越貢獻。

田傳茂帶著“洋弟子”們向觀眾行禮
最美的堅持:度數載時光探索真理
“快樂考古人”孟華平40余年探未知、求本源,長期堅持在考古一線,發掘出了現存湖北省博物館的太陽人石刻、天門市石家河遺址,為中國未來文化發展提供方向。92歲榮開明自稱“90后”,他扎根社科半個多世紀,身患癌癥仍堅持每日學習,遠赴臺灣、港澳等地展開“一國兩制”國際理論研究調研,身體力行詮釋“社科人永遠是年輕”。王雨辰潛心傳播馬哲,所撰寫書籍入選高中教材,立志通過哲學助人辨明人生方向,打破哲學無用論。

孟華平與就職于天門市博物館的講解員“粉絲”合影
最美的力量:用創新思想為國育才
杜時忠秉持“以道德的制度培養道德的人”教育理念,24年持之以恒地探索制度德育論,他的理念薪火相傳,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祖國的花朵。被學生們譽為“活字典”的郭國祥強調“師生學術共同體”理念,不斷探索以學術沙龍等方式與學生“同研”、以論文鑒賞等方式與學生“同講”、以實踐調研等方式與學生“同行”的“師生三同”育人模式,創新思政課堂,深入淺出,教研結合,努力擔當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光榮使命。

杜時忠寄語現在同為教師的學生
最美的感動:以灼灼師心關愛育人
數十年來,李莉始終堅持為公益教育“鼓與呼”,言傳身教鼓勵學生走出象牙塔,通過實地調研回饋社會,在致敬環節,李莉所執教的學生李麗瑤為她送上圍巾,感恩父母去世時李莉給予她的溫暖。李建中堅持通識施教、學生受益為先,曾身患尿毒癥的喻守國來到現場致敬,感謝恩師幫助他戰勝病魔重啟人生。

學生李麗瑤為李莉送上感恩的圍巾

李建中與學生喻守國,闊別多年的擁抱
最美的傳承:擁桃李天下奉獻祖國
張安錄的土地研究很“高大上”,成果轉化為國家政策和國家規程,實現土地經濟價值的最大化;也很“接地氣”,他常躬耕于田野,權衡農民得失,造福一方百姓。他的桃李遍布全國,在祖國的一寸寸土地上奉獻熱忱。

張安錄與三位專程趕到現場的學生合影
自2019年首屆“最美社科人”推選宣傳活動拉開帷幕以來,活動已經成功舉辦了3屆,吸引湖北高校、黨校、部隊院校、科研院所、黨政部門研究機構等單位踴躍參與,累計31位社科工作者獲得“最美社科人”榮譽稱號,有效加強了廣大社科工作者的政治引領和精神激勵,充分激發了廣大社科工作者的榮譽感、自豪感、責任感,引導廣大社科工作者在為祖國、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實現價值,匯聚起建設社科強省、推動湖北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

第三屆“最美社科人”風采展示










責任編輯:金曉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