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聞網訊 暖陽下,走進位于水坪鎮洛家河村的豐林造林專業合作社食用菌生產基地里,井然而忙碌的場景躍然入眼,30余個戴著口罩蒙著面的村姑分散在各自的崗位上,翻棒的、采菇的、烘干的、剪菇腳的,現場忙而不亂,肥嫩的鮮菇在她們的手中翻滾跳躍,活脫脫一幅姑“菇”同樂春意圖。

“今年采摘的秋栽菇肥厚多肉,30萬棒已經采摘鮮菇五萬余公斤了,因為疫情的原因,滯留在家的大姑娘小媳婦都主動來基地找事干,用工不愁了,但同是疫情的原因目前銷路尚有問題,春栽購買木屑資金不湊手......”,合作社法人鄧太武喜悅的臉龐帶著一絲憂慮。
“目前防疫期間,道路封控,鮮菇銷路暫時有點困難,但正因為此,疫情一旦解除,香菇這一保健食品將會大受歡迎,大有可為,凍庫的鮮菇若暫時銷不出去,先烘干儲存,鎮上也幫助你擴寬銷路,同時想辦法給你解決20萬周轉資金予以支持,但你要有序組織好生產,工人每天兩次測量體溫,一有異常馬上報告醫治,上工戴口罩、手套,分棚不扎堆、不聚餐、勤洗手。”“那我春栽菇最少要制20萬棒”聽了鎮長曹建軍的一席話后,鄧太武興奮之色溢于言表。

人勤春來早,戰“疫”不誤農。時值三月,水坪鎮堅定疫情防控在前,復產復工在后,兩手抓兩不誤,邊筑牢防控“安全屏障”,邊有序開展傳統作物播種和特色產業發展,同時緊緊抓住香菇這一“短平快”產業,深入各食用菌基地,查看指導秋栽菇采摘、反季節菇育棒和春栽菇制棒工序,力所能及的解決“菇老板”的現實問題。目前,該鎮21個食用菌基地均有序生產,150萬棒秋栽菇正在出菇,90萬棒春栽菇正在育菌,80萬棒春栽菇正在組織制棒,烘干香菇5萬余斤,銷售鮮菇14000余斤。(湯曉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