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是黨和政府關心民生的具體體現。為了把這項事關農民健康權益的好事辦好,實事辦實,水坪鎮圍繞提高“三率”做文章,采取有效措施,取得較好效果。
堅持提高“全員參合率”,抓好宣傳發動工作。一是領導推動模式。黨委政府把合作醫療工作納入了為民辦實事內容。成立了以鎮主要領導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聯村領導、包村干部、村主職干部及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新農合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直接抓、衛生部門具體抓、相關部門配合抓的工作機制和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宣傳發動模式。通過專題會議、宣傳單、張貼標語、廣播、電話、走訪群眾、受惠農民現身說法以宣傳帶宣傳等載體,把新農合政策、征繳及賠付方式,尤其是今年農合上漲到70的原因,講解宣傳到村到組,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參加新農合。三是機制帶動模式。堅持資金征收上,全體干部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實行進度一日一報,一周一匯總,一月一通報,按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獎懲兌現,同時納入年底綜合考核,確保農合基金能按時足額征繳到位。
堅持提高 “基金使用率”,嚴格資金監管。一是充分發揮鎮、村紀檢員作用,對各村征繳的農合基金做到日清日結,開據到戶,及時轉賬,嚴禁截留、擠占或挪用,確保群眾可在第一時間受益。二是各村通過黨務、村務公開欄,適時張榜公布農民受益情況,保障參合農民的知情權、監督權。三是充分發揮鎮合管辦職能職責,每日對定點醫療機構進行嚴格的“六清六落實”,即查病人,核實是否“冒牌”;查病情,核實是否符合補償規定;查病歷,核實有無“貓膩”;查處方,核實用藥是否規范;查清單,核實是否標準;查發票,核實有無虛報。以此來保證服務質量,合理用藥,確保病、困群眾利益最大化。
堅持提高 “群眾滿意率”,優化服務措施。一是運用鎮、村便民服務中心平臺,打造利民服務窗口。將農合等為群眾辦事、辦證的部門進行集中辦公,實行一站式服務、一次性辦結。達到了即交即上,即上即用的效果。二是對已繳納費用的采取村文書帶上相關手續在鎮合管辦統一入網,既提高了信息準確率,杜絕了漏戶漏人現象的發生,又達到了百姓省時、省錢、省心的目的。三是對延時繳納的較遠村組和集中院落組織農合部門采取上門上卡,極大地方便了群眾尤其是老、弱、病、殘等弱勢群體。四是統籌規劃發展覆蓋鄉村的醫療文化衛生公共服務體系,先后改造升級42個村級衛生室,達到規范的“四室一房”標準,實行醫藥與中心醫療機構“零差價”,真正為民就近就醫開通了安全、有效、方便、低廉的醫療服務“直通車”。(羅強富、湯曉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