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水坪鎮以“踐行群眾路線,建設美麗家園”為載體,主抓環境衛生整治,該鎮的鎮容鎮貌煥然一新。
組織領導“嚴”。此次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標準更高、要求更嚴,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為加強對此項工作的組織領導,該鎮黨委政府成立以政府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由組長負責全鎮“美麗家園、清潔鄉村”活動的組織實施;聯系村領導為 “美麗家園、清潔鄉村”活動第一責任人,包村干部和村黨支部書記為直接責任人,負責各項行動的具體實施,從而組成一支強大的隊伍抓好落實。
任務明確“清”。此次活動,該鎮不僅沿用前一階段整治方法,重點是“六清”,即清亂堆亂放、清垃圾、清溝渠、清亂搭亂建、清亂貼亂搭、清環衛設施。清理范圍是農戶門前墻角至公路邊溝以里可視范圍內的雜物、堆積材料、農作物、亂搭亂建、出店經營等無秩序行為。同時,工作又向縱深推進,以清理“十亂”(亂堆亂放、亂搭亂建、亂停亂靠、亂潑亂倒、亂牽亂掛)為抓手,從而把全鎮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推向了高潮。
督辦機制“硬”。在整治過程中,該鎮黨政綜合辦公室對各村當天工作做好記錄,三天一檢查、督辦,一周例會通報,定期協調推動,經常性的檢查,及時掌握工作動態,對工作措施不力、進展緩慢、整治不到位的村,鎮黨委、政府將進行通報批評并追究責任,同時作為年終考核的重要依據。
工作推進“快”。該鎮不僅建立健全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更主要的是落實在行動上,以346國道沿線小河邊、船形寨、康家嶺等16個城鎮帶建設村為主,積極開展“十亂”整治大行動;11000只垃圾桶不到3天迅速落戶到沿線16個村,簽訂門前“三包”合同,村村配備垃圾車,聘用2-3名固定環衛工人,人人明確責任區域任務,定時清掃清運垃圾,日產日清,嚴格做到戶分類、村收集、鎮處理的垃圾收集處理及“一戶一只桶、一日一回收、一月一督查”的動態管理長效機制。
茶余飯后,走到農戶門前,聽到農戶說“現在家家都有垃圾桶,倒垃圾都不用跑遠了,環境變好了,鄉村變美了,人的精神也變好了”,這是該鎮環境衛生整治取得良好效果的一個縮影。(陳 東段 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