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聞網訊 記者 張亞楠 見習生 王曉云 報道:歲星偷得桃枝碧,董奉栽成李子丹。盛夏六月,驅車走進水坪鎮田埡村李子園順著平坦蜿蜒的大路開到半山腰鳥鳴聲此起彼伏,成片的翠綠映襯著湛藍的天空好似步入油畫世界。


各色果實掩映在碧綠枝葉間,紫紅色的“六月紅”脆李、青翠欲滴的蜂糖李、黑水晶般的紫布林……各式各樣、圓潤飽滿、色澤鮮艷的李子,壓彎了枝頭,空氣中的清香讓人口舌生津,將夏日甜蜜信號綴滿枝頭。


游客們挎著竹籃涌入園內,在樹蔭下精心尋覓最大、最紅的果實。不一會兒,手中的籃子就盛滿了新鮮飽滿的果實,閃爍著誘人的光澤。帶娃的家長們讓孩子親手摘下果實,感受勞動的樂趣,解鎖自然饋贈的密碼。置身其中,仿佛可以聽到一顆顆李子果在竊竊私語,訴說著大地的厚重與時光的沉淀。


果園配備了一系列完善的休閑設施,休憩長廊蜿蜒曲折,游客們靜心欣賞果園美景,感受微風拂面的愜意;觀光步梯錯落有致,拾級而上,便能將整個桃花島的壯麗景色盡收眼底。

每逢節假日,縣城的市民以及來自竹山、房縣、陜西平利等地的游客慕名而來,欣賞田園風光,品嘗甜蜜的果實。
△游客 儲先生

果園長亭里,每天下午3時,果園老板曹曉燕準時開啟直播間,同她的員工一起帶貨引流。剛開始直播時,直播間里的網友寥寥無幾,曹曉燕不斷豐富直播內容,將直播間搬到了果園內,真實的直播場景,逐漸吸引了越來越多網友關注,帶貨效果也越來越好。打響知名度后,浙江、廣州、福建的快遞單如雪片般飛來,果園有了穩定的市場。隨著增收渠道的拓寬和產業鏈條的不斷延伸與發展,果園帶動當地村民60余人就業,人均增收2萬元以上。

△水坪鎮田埡村李子采摘園老板曹曉燕
“從五月開園銷售油桃起,游客就沒斷過。”曹曉燕笑著告訴記者。該園占地1000余畝,種植有櫻桃、枇杷、李子、桃子等果類。園區內栽種了金雷黃肉油桃、黃金蜜7號、棗油8號、蘋果桃、錦繡黃桃、晚熟油桃、紅肉油蟠桃、血桃等共計15個品種,超過80000株。采用有機種植方法和精細化管理技術,油桃和李子種植區域已擴至800余畝,年產量高達25萬余斤。


同時,該園一直秉持綠色種植理念,從剪枝、疏花、疏果、套袋到病蟲害防治等環節,延續傳統種植方式,人工除草,不使用催熟劑,真正做到了原生態、無公害。曹曉燕還創新采用種養結合的方式,將自家的土豬糞用于果園土壤肥料,提高產品質量,節約生產成本,堅持綠色天然。

從6月底開始直至10月,該園的早富貴、紅成熟、鳳凰李、蜂糖李、黃金柰李等眾多品種的李子依次進入成熟期。加上櫻桃和枇杷,基本上實現了一年可有三季采摘期,不僅為游客提供了多樣選擇,還讓果農們實現了“四季農事不間斷”的可持續增收模式。
隨著采摘經濟持續升溫,周邊餐飲民宿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農家樂里飄出的飯菜香與果園里的歡聲笑語交相輝映,為村民們開辟出家門口的就業新天地。這抹生態與產業交織的振興圖景,正讓水坪鎮在綠水青山間書寫著鄉村振興的鮮活注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