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水坪鎮大石門村,青山隱隱、流水淙淙、村舍整潔、田疇有序。這場牽動人心的“六無”鄉鎮(村)建設實踐,不僅刷新了山村外在的生態氣質,更重構了鄉親們對家園的情感認同和內在自豪感。從一處清渠一徑凈路,到千家萬戶窗明幾凈,再到青山腳下沃野千里重煥自然生機,水坪鎮正用扎實腳印鋪就一條通向生態宜居的綠色幸福之路,以更加靚麗的容顏展現在山水之間、人心深處。
今年以來,水坪鎮聚焦“無垃圾、無化肥、無塑料、無污水、無公害、無燒柴火”的“六無”鄉鎮(村)建設工作要求,以農戶房前屋后、公路沿線十堆十亂、河流域白色垃圾清理為工作切口,采取多種措施,逐步推動庭院整治、白色垃圾清理、農業綠色轉型、河流域治理等環境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從“突擊式整改”向“常態化管理”轉變,在“短期見效”的同時進行“長效保持”。
精密部署,強化靶向發力。以“六無”鄉鎮(村)建設為工作總目標,成立全鎮“六無”鄉鎮(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按照試點先行、分類推廣的方式,組建白色垃圾治理、十亂整治、河流域清理等三個工作專班,聚焦生活垃圾清理、污水管控、房前屋后雜物規整、衛生死角消除等重點內容,細化整治任務清單,我們分類指導各村制定白色垃圾清理攻堅、人居環境十亂整治和河道污染物清漂等工作措施,以確保整體工作目標明確、推進有序、措施具體。
統籌結合,引導全民參與。按照分管領導包片,駐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組長包戶的“四包”方式,聯系片區領導結合2025年六五環境日,組織干部開展“美麗中國我先行”環境衛生主題宣講和入戶宣傳,倡導群眾減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增強廣大群眾的環境保護意識,讓環保理念融入日常。結合“緣溪行”家園清潔行動,組織村“兩委”干部對河溝流域沿線進行全覆蓋式走訪,開展常態化河溝清理并對沿線農戶門前區域明確保水源清澈、保河溝清潔、保沿岸清凈的“三保”責任劃定。結合人居環境整治戶院會,發動黨員帶頭干,倡導廣大群眾跟著干,通過黨員干部帶頭示范作用,化身環保“引路人”,引導群眾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在點滴行動中培育群眾良好生活習慣和環保意識。
動態評價,形成長效保持機制。先后組織鎮、村干部、黨員代表、群眾代表分批赴襄陽堰河村、鄖西沙溝村、天寶孔雀村等地交流學習,以問題、整改、效果三個方面為工作切入點對標對表學示范、創先進,不定期組織開展院壩會評選“最美庭院”“環保示范戶”等先進典型,不斷提高群眾精神文明建設水平。組織環境衛生理事會成員采取周評價、月公示、季兌現的方式進行人居環境整治積分制動態評價機制,對農戶門前、田園有機種植、環境衛生等方面進行效果評價,對農戶行動成效進行評分量化,所得積分到村積分超市進行實物兌換,以“小實惠”激勵不斷增強群眾思想自覺、行動自覺,逐步形成“六無”鄉鎮(村)建設常態化長效化。
水坪鎮主要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水坪鎮將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持續增強群眾的環境保護意識,讓美麗鄉村建設由點的提質向面的拓展,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力求實現“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路徑轉換有效拓寬,奮力書寫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新篇章。(王旭 李京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