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治副校長”,“如何做好一名法治副校長”,這是水坪法庭擔任法治副校長的干警們一直在思考的事情。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干警們積極參與學校的教學活動,再從實踐中出真知。從春末到小學、幼兒園等單位開展“防拐騙宣傳”,到夏初進行“民法典”的普法講座,再到秋季開學第一課,對同學們宣講以“防欺凌、防霸凌、防性侵”為主題的法治宣傳、對全體師生進行“反詐”宣講,配合學校做好“無詐學校”創建。法治副校長們在履職的過程中逐漸明晰法治教育的“教學理念”。
首先,“講什么”要基于中小學生認知能力和接受意趣,定位法治教育目標、內容和方法,構建學前教育講法治故事、中小學講法律規范分工協作體系。要按照學前教育重在生活規則啟蒙、中小學重在法律規范認知的理念開展教學。
其次,“怎么講”要取決于受眾,“送法進校園”的活動內涵絕不僅僅是讓學生了解法律知識。學生的法定監護人、學校全體教職工也應當成為法治教育的培訓對象。以“防止校園欺凌”這一普法主題為例,對學生的宣講可以圍繞“何為校園欺凌”“實施校園欺凌會承擔的法律后果”“遇到校園欺凌后如何保護自己”等方面。對學校教職工以及家長可以圍繞“如何界定校園欺凌,不泛化也不窄化校園欺凌這一行為”,“作為監護者或者看護者的責任義務”等方面展開宣講。
法治教育是一粒種子,要在孩子們“幼時”播種,然后讓法律知識和法律理念隨著孩子們的知識增長而成長?!翱傆腥碎g一兩風,填我十萬八千夢”,希望法治副校長們能成為孩子心底的一兩清風,陪伴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包思泉 曾紹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