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深秋時節,走進竹溪縣鄂坪鄉覆盆子種植基地,林間一片繁忙景象。村民們穿梭其間,熟練地采摘著今秋最后一茬覆盆子鮮葉。近年來,鄂坪鄉立足生態優勢,在全鄉范圍內大力發展林下經濟,高標準建成4000余畝覆盆子基地。昔日靜謐的山林,如今變成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


△鄂坪鄉堰青村黨支部書記楊超
采摘現場,村民們手法嫻熟,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這些看似普通的葉子,經過精心采收加工后,成為中藥材市場的“緊俏貨”。憑借其突出的藥用價值和保健茶飲屬性,覆盆子鮮葉市場需求旺盛,收購價格穩中有升,銷路一路向好。



△湖北樵夫農業開發公司樹莓基地負責人 劉錦庭
別小看這覆盆子,它全身都是寶!該鄉之所以大力扶持覆盆子產業,正是看中它多元化的市場前景和可觀的經濟效益。

△楊超
漿果可食用可加工,鮮葉能入藥能制茶,從果肉到枝葉都被充分利用,這種“吃干榨凈”的全價值開發模式,極大地提升了覆盆子的產業附加值,確保了基地的穩定收益。

產業旺則就業旺。4000畝覆盆子基地在管護、采摘、加工等環節提供了大量季節性用工崗位,有效帶動了當地及周邊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
△村民田大姐
△村民任昌芬
如今,一顆顆鮮紅漿果、一片片翠綠葉子,正成為鄂坪鄉鄉村振興畫卷上最亮麗的色彩。該鄉在覆盆子產業上的探索與實踐,是當地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發展高效特色農業的一個生動縮影,這條綠色的產業鏈,不僅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更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為山區農業發展探索出一條生態與經濟雙贏的新路徑。
記者手記
面對鄉村發展瓶頸,鄂坪鄉沒有守著傳統產業“等風來”,而是以敏銳眼光和果敢行動,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鄉村振興從來不是守成之舉,而是創新之路。唯有立足長遠、突破思維定勢,持續拓展產業發展空間,才能讓鄉村經濟永葆活力。好生態是最寶貴的財富,只要善于挖掘利用,就能實現“點綠成金”的美好愿景,讓鄉村發展既有“生態顏值”,更有“經濟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