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聞網訊 記者 李遙 報道:霜降已過,秋意甚濃,但竹溪縣的茶園和制茶車間里忙碌的氣息絲毫未減。當前,全縣正抓緊進行今年最后一批大茶的采摘與制作,茶葉生產在深秋時節,依然保持著“火熱”節奏。

連日來,蔣家堰鎮關埡茶業制茶車間里,機械運轉聲不絕于耳,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對新鮮采摘的秋茶進行殺青、揉捻、烘干等工序,空氣中彌漫著濃郁的茶香,一片片大葉茶在現代化生產線上逐漸成形。




這火熱的大茶生產背后,離不開竹溪靈芽茶業集團有限公司保底收購政策和社會化服務隊的有力支撐。為破解茶葉生產中“散戶采摘效率低、技術標準不統一”的難題,竹溪靈芽茶業集團有限公司組建了專業化的社會化服務隊,整合全縣200余名采茶能手、50余名制茶技師,為茶企提供“采摘+技術指導+加工協作”的全鏈條服務。




目前,盡管時令已深,但近期天氣轉晴,全縣各茶園也紛紛抓緊時機組織人力,搶采這“封園”前的最后一茬鮮葉。過去,竹溪茶農只做名優茶,一年只采一季春茶,夏秋茶鮮葉多被修剪丟棄。近年來,竹溪縣在緊盯名優茶的同時,將傳統“春茶一季”拓展為“三季采摘、四季制茶”新模式,帶動10萬茶農在茶葉產業鏈上端牢“飯碗”。

“我們通過組建這支社會化服務隊,整合了技術、農機、信息等資源,為全縣近5萬畝茶園生產提供統一、標準化服務。”竹溪靈芽茶葉集團有限公司服務隊負責人介紹,他們的服務覆蓋了從茶園管理、綠色防控到采摘指導、初加工協助等多個環節。
這種“社會化服務+基地+農戶”的模式,有效解決了茶葉生產過程中管理標準不一、技術落地難、生產效率不高等問題,顯著提升了全縣茶葉生產的組織化、專業化水平。



霜降時節,茶事不歇。竹溪縣通過龍頭企業的帶動與社會化服務模式的創新,不僅讓深秋的茶園依然充滿生機,更推動著茶葉這一特色產業向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續的方向穩步發展。最后一波茶葉生產的熱潮,為今年的茶季畫上了一個忙碌而充實的句號,也孕育著來年春天的新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