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讓11歲孫子幫忙掏耳朵,不料金屬耳勺滑入耳道深處,直接“扎”穿耳膜,險些傷及聽小骨造成永久性聽力損傷。在輾轉多家醫院均因處置難度過高未能接診后,十堰市人民醫院耳鼻喉科醫生最終通過耳內鏡成功取出異物。該院艾平醫生提醒市民:耳朵具有自潔功能,切勿隨意掏挖,以免發生意外。

9日下午,70多歲的趙奶奶在女兒的攙扶下,頭部保持傾斜姿勢,焦急地走進十堰市人民醫院耳鼻喉科門診。據接診醫生艾平詢問得知,當天中午,趙奶奶因耳部不適,讓剛放學的孫子用金屬耳勺為其掏耳。過程中孩子不慎手滑,導致整個耳勺滑入外婆耳道中。事發后,女兒立即帶母親前往多家醫院求助,卻均因異物位置太深、處置風險高而被建議轉院。最終,她們來到十堰市人民醫院尋求最后一線希望。
經耳內鏡詳細檢查,艾平發現金屬耳勺已穿透外耳道,尖端“扎”破耳膜進入中耳腔,距離聽小骨僅毫厘之差,且伴有局部出血?!叭舳咨云戏剑瑯O可能損傷聽小骨,引發眩暈、聽力下降甚至永久性耳聾?!卑绞潞蟊硎鞠爰按颂幦杂X后怕。

憑借耳內鏡的精準引導,艾平迅速將耳勺順利取出。盡管異物被完整移除,趙奶奶的耳膜仍已被戳穿一個孔洞。艾平介紹,此類外傷性穿孔一般可在4-6周內自行愈合,但期間需嚴格保持耳部干燥,避免進水、滴藥或擤鼻涕等增加耳壓的行為。6周后需復查耳膜愈合情況,若未完全修復則需手術干預。
“耳朵本身具備自潔能力,并不需要人為掏挖?!卑浇忉尩?,外耳道皮膚可自動排出分泌物,借助咀嚼、張口等日常動作,耵聹(俗稱耳屎)通??勺孕忻撀渑懦?。反復使用耳勺、棉簽等物品掏耳,反而容易破壞耳道皮膚天然屏障,甚至將耳垢推得更深,引發栓塞或感染。
艾平醫生特別強調,耳朵是高度敏感的重要器官,如出現耳癢、耳悶、聽力下降等不適,應及時就醫處理,切勿自行操作或輕信非專業處置。尤其是一旦發生異物入耳并伴有疼痛、出血等癥狀,應立即前往醫院,途中盡量保持頭部偏向患側,避免試圖自行取出,以防造成二次傷害。 (秦洪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