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小學生彤彤(化名)近日突然耳朵疼痛,并且還有膿液反復流出原來是患了先天性膽脂瘤險些聽力“失守”。前不久,十堰市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1病區彭先兵主任團隊。為她成功實施了人工聽骨植入聽力重建術。

十堰人醫耳鼻咽喉頭頸外科1病區團隊

8歲小孩耳朵突然流膿
竟是中耳膽脂瘤作祟
彤彤今年8歲,上小學二年級。6月7日晚,彤彤的媽媽段女士(化姓)突然發現女兒左耳里有一團黃色的分泌物,起初她沒有在意,只用棉棒蘸干后清洗了一番。沒想到第二天,又出現了同樣的情況。
“媽媽,我耳朵有點疼,左邊耳朵有些聽不清。”6月9日,彤彤放學回到家就對媽媽說道,這讓段女士警覺了起來。10日一早,她就帶著彤彤到當地醫院就診。經耳內鏡檢查,醫生初步懷疑為中耳膽脂瘤,建議先行打針治療。可3天消炎針過后,流膿癥狀并沒有緩解。
為明確診斷以及進一步的治療,段女士又帶著彤彤來到十堰市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1病區就診。

經過耳內鏡、CT等相關檢查,該科室主任彭先兵發現,彤彤左耳鼓室內有膿性分泌物,中耳骨質被破壞,左耳聽力較右耳差。綜合各項檢查結果,確診為“中耳膽脂瘤”,并考慮聽骨鏈可能已經被嚴重破壞。

微創技術精準修復
人工聽骨重建“聲”橋
考慮到彤彤年紀還小,彭先兵帶領團隊制定了個性化方案,決定在清理完病灶后,實施人工聽骨植入聽力重建術。
“人工聽骨植入主要用于患者聽骨鏈破壞等情況,代替受損的自體聽小骨,重新恢復聽骨鏈的杠桿連接,幫助完成聽力重建,提高術后聽力。”經過彭先兵一番耐心解釋后,段女士也明白了“聽骨鏈”的作用,欣然接受建議,決定采取手術治療。

術中,彭先兵帶領手術團隊在持續灌流水模式下,清理完膽脂瘤后發現,彤彤的部分硬腦膜已暴露,聽骨鏈受侵蝕破壞嚴重,與術前預判一致。手術團隊以軟骨筋膜覆蓋暴露位置,并成功植入鈦合金人工聽骨,完成精密搭橋,為她重建了聽力。
目前,彤彤的聽力較之前有明顯改善,已順利出院。
一什么是中耳膽脂瘤?
彭先兵解釋道,中耳膽脂瘤聞其名以為是腫瘤,實際上是一種非真性腫瘤,屬于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一種,破壞性極大。當腫瘤逐漸增大時,會壓迫腐蝕周圍骨質,導致聽力下降、流膿,嚴重的甚至可引發顱內感染等并發癥,從而導致死亡。因此,一旦確診中耳膽脂瘤應盡早手術治療。

二什么是聽骨鏈重建術?
彭先兵介紹,聽骨鏈重建術是一種微創的手術治療手段,在耳內鏡輔助下在耳道內微創進行。創傷小、恢復快、手術風險低是耳內鏡微創手術的一大特點。因手術切口小,幾乎看不見,部分患者不需包扎,術后只需在外耳道內塞紗條就能自由活動,對工作生活幾乎不影響。
據了解,十堰市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1病區在人工聽力重建術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已經成熟開展由中耳炎、中耳膽脂瘤等導致傳導性聽力下降的自體、人工聽骨鏈重建術以及兒童先天性、成人后天神經耳聾的人工耳蝸植入術,為廣大患者帶來了福音。
彭先兵主任提醒
在平時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持耳部衛生,避免耳內進水,特別是游泳時要保護好耳朵。如果出現聽力進行性下降、耳痛、耳流膿、耳流血性分泌物以及眩暈的情況,一定要高度重視,立即去正規醫院檢查和診斷,拖延病情可能會錯失最佳診治時機。

彭先兵十堰市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1病區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
英國萊斯特大學及意大利錫耶納大學醫院訪問學者,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眩暈醫學分會委員、湖北省耳鼻咽喉科質量控制委員會委員、湖北省醫學會耳鼻咽喉委員會委員、湖北省中醫藥學會耳鼻喉科專業委員會常委、湖北省病理生理學會耳鼻咽喉科分會常委、湖北省免疫學會耳鼻咽喉科分會委員、十堰市睡眠醫學會常務委員。國家級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主任,從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二十余年,對本專業領域的常見病、疑難病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及較強的綜合診治能力。
專業特長:變應性鼻炎、鼻-鼻竇炎、中耳炎、耳鳴耳聾、眩暈、鼾癥及咽喉疾病等復雜疾病的綜合診療。尤其擅長:中耳炎的耳顯微鏡、耳內鏡手術,鼻-鼻竇炎、鼻顱底腫瘤的內鏡手術,成人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SAHS)與兒童鼾癥(OSAHS)、咽喉頭頸良、惡性腫瘤、氣管及食管異物的手術治療。
坐診時間:周一全天、周四上午、周六全天

曾毅耳科及頭頸外科負責人、醫學碩士、主治醫師
湖北省婦幼健康聯盟(耳聽力保健專科聯盟)委員,湖北省臨床腫瘤學會(ESCO)專家委員會委員,耳內鏡外科協作組成員。從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臨床、教學工作,具有豐富的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業理論知識、臨床工作經驗及臨床教學經驗,有較豐富的臨床聽力學知識。
專業特長:擅長對中耳炎及耳聾的診治,耳鼻咽喉頭頸疾病,氣管食管急癥的診療;鼻內鏡下鼻腔鼻竇手術,耳內鏡相關手術,氣管、食管異物取出,咽喉頭頸腫瘤手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