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本應如樂章有序跳動一旦心跳亂套醫學上叫心律失常,嚴重起來會猝死或導致心衰復雜性心律失常更是令患者十分煩惱。十堰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3病區譚利國主任團隊攜前沿射頻消融技術,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告別復雜“心病”。

先天心臟病術后房顫復發
精準制導終結數年“心跳噩夢”
40多歲的羅先生(化姓)自幼罹患風濕性心臟病,多年來飽受心悸、暈厥折磨。2年前,羅先生接受了瓣膜置換手術,可術后效果很不理想,沒過多久房顫再度“卷土重來”,心跳更是飆升至每分鐘160次。術后還合并心衰,以致呼吸困難、體力下降。
“我當時真的快絕望了......”為了徹底治愈疾病,羅先生輾轉西安等地多次治療,也接受了多次手術,可均以失敗告終。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慕名找到十堰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3病區主任譚利國。

“患者心臟存在異常電路,傳統消融根本無法徹底阻斷。”接診后,譚利國仔細查看病例資料,經過詳細評估,認為引起羅先生房顫、房撲甚至心衰的“罪魁禍首”,是二尖瓣峽部的一條“異常電路”。
隨后,譚利國團隊通過三維標測系統精準定位病灶,采用熱射頻消融聯合酒精化學消融,雙管齊下徹底阻斷異常傳導通路。術后,羅先生的心跳即刻恢復至80次/分。半年隨訪,羅先生預后效果非常理想,房顫未再復發。

“以前總以為只有大城市才能做這種手術,沒想到家門口的醫院解決了大問題!”羅先生感慨地說。
譚利國表示,此類復雜病例曾是省級醫院的“專屬領域”,如今十堰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3病區醫療團隊通過技術迭代,已能熟練處理此類先天性心臟病術后心律失常等高難度復雜病例。

特發性室速致暈厥
精準消融消除猝死風險
50歲的李先生(化姓)是一名室性心動過速患者,出現過多次暈厥。日前,李先生再度出現暈厥,被緊急送往十堰市人民醫院。
心電圖顯示,李先生為特發性室性心動過速,這是一種可引發猝死的惡性心律失常。“患者病情非常緊急,我們當時就做了手術。”譚利國說,因傳統藥物治療效果有限,團隊迅速啟動急診消融手術。

術中,在三維標測系統的精準制導下,團隊很快便鎖定了心臟處的病灶,成功完成精準消融。隨著射頻能量釋放,患者心跳即刻恢復正常。

“特發性室速的病灶通常局限,消融成功率極高,完全可以達到徹底根治。”譚利國解釋,此類手術的關鍵在于快速定位病灶,而三維標測技術可將定位精度提升至毫米級,大幅縮短手術時間。術后隨訪,李先生室速再無復發。

豐富的臨床經驗、先進的診療技術
患者在家門口就可享受
譚利國介紹,射頻消融手術是一種微創導管技術,通過穿刺將圓珠筆芯粗細的導管放置到心臟內,以射頻能量“像修電路”一樣治療心律失常。射頻消融分三種:熱消融、冷凍消融以及最先進的脈沖電場消融。對于不同的病人,選擇的消融方式也不同。

“惡性心律失常的復雜程度越高,治療難度就越大。”譚利國說,以心血管中復雜的房顫和心衰為例,若兩者同時存在,將會形成惡性循環,房顫會加重心衰,而心衰反過來也會加重房顫。藥物治療效果往往不好,必須采用射頻消融治療。

十堰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3病區在本地區率先開展X線指導下的室上性心動過速射頻治療;2016年,獨立開展三維標測系統下的心律失常手術,也是全省市州首批開展此手術的醫院;2018年,開始獨立完成復雜心律失常消融手術。

截至目前,科室已累計完成百余例復雜心律失常手術,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讓更多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先進的診療技術,為鄂西北乃至周邊地區的復雜心律失常患者帶來福音。

譚利國十堰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3病區主任
十堰市人民醫院心臟病中心常務副主任、湖北醫藥學院優秀碩士生導師,2023年榮獲國家級LACbes左心耳封堵術帶教專家。湖北省醫師協會心律失常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委員、十堰市醫師協會第一屆副主任委員、湖北省腦血管病防治協會第一屆委員、湖北省康復醫學會心血管康復委員會委員、湖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北省醫師學會第一屆心血管內科電生理組員、湖北省生物醫學工程協會委員、湖北省十堰市胸痛中心聯盟委員會委員。
擅長冠心病、心律失常射頻消融術、高度房室傳導阻滯等起搏器植入,熟練掌握IVUS(血管內超聲)、冠脈內旋磨、沖擊波球囊等技術,攻堅各種復雜冠脈病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