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泡療法: 先用溫熱水浸泡患處30分鐘,最好在水中加入一些米醋,不僅有助血液循環(huán),還能使皮膚角質(zhì)軟化,擦干后立即涂上魚肝油軟膏,或者是鞣酸軟膏或尿素霜等,再用一片保鮮膜包嚴患處。到第二天皸裂就會封口。
馬鈴薯療法: 將1個馬鈴薯煮熟后,剝皮搗爛,加少許凡士林調(diào)勻,放入瓶內(nèi)。手足皸裂后,可取少量涂裂處,每日1~3次,數(shù)日見效。
蜂蜜療法: 先用熱水浸洗患處,然后涂上蜂蜜,每天2次,連用幾天便可痊愈。
藥物療法: 用尿素軟膏或甘油擦劑(甘油60%,紅花油15%,青黛4%,香水1%和濃度為75%的乙醇20%,混合調(diào)勻后外擦,每日3次)。也可取2~3粒魚肝油丸,擠出藥液均勻涂擦于患處,每晚睡前涂一次,連續(xù)涂擦便可治愈。
對老年人而言,手腳皸裂用藥不能見好就停,涂藥最好堅持一段時間,這樣才能防止反復發(fā)作;若出現(xiàn)出血、感染、疼痛難忍、妨礙行走,這是重度皸裂的表現(xiàn),要及時到醫(yī)院治療。
推薦閱讀:防治手足皸裂的五個“要訣”
“要訣”一——天冷要防寒。
寒冷干燥是導致手足皸裂的主要原因,防寒保暖對預防手足皸裂十分重要。在嚴寒的冬季,要特別注意手部的保暖,做到手套隨身,常戴手套。洗手時應該用溫水,切不可怕麻煩,直接用自來水沖洗,這樣是不利于手部的養(yǎng)護。對于有足部皸裂的患者來講,做好足部保暖也很重要。冬天必須穿棉鞋。在天氣較暖時,可適當做些戶外活動,經(jīng)常摩擦手部皮膚、活動手足部關節(jié),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強耐寒能力,注意雙手及足部的御寒保暖。
“要訣”二——勞作戴手套。
化學物質(zhì)對皮膚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也是手足裂口的誘因之一。對從事家務勞動的婦女來講,在刷碗和洗衣服時,清潔劑化學成分高、堿性大,對手的傷害很大。再一個就是由于常接觸水,雙手在水分長期浸泡下,角質(zhì)容易丟失油脂,干燥后發(fā)生皸裂。而乳膠手套是隔絕化學物質(zhì)侵襲,保護雙手肌膚的簡單工具。戴上橡膠手套,可以避免洗滌劑與雙手皮膚直接接觸,對護手是極為有利的。對于戶外工作者,尤其是接觸油漆等化學物質(zhì)類的戶外工作者來講,工作時也一定要戴上手套,不要直接接觸刺激皮膚的物品,更不要用汽油、煤油清洗手上的油垢。傷害皮膚的角質(zhì)層,使雙手出現(xiàn)干裂。
“要訣”三——洗手要講究。
對手足裂口者來講,一定要講究洗手科學,切實不可隨便處之。一是忌用堿性強的洗滌劑。冬季洗手、洗足時,要避免用太多堿性強的肥皂及其他洗滌劑,應選用無刺激性的中性洗手液,最好含有維生素B5、維生素E、蘆薈等滋潤型護膚成分,要養(yǎng)成洗完手后馬上抹護膚品的好習慣。每次洗手后,應該立即把手徹底擦干,再抹護手霜或其他護膚油脂保持滋潤。二是忌頻繁洗手。過度洗滌會將皮膚表面正常分泌的油脂徹底洗去,造成皮膚干燥、開裂。三是忌水溫過高。洗手時水溫不應過熱,最佳水溫應該在20℃-25℃之間。患了手足皸裂,千萬不要用熱水去燙,這樣不但不利于裂口的愈合,反而會使病情加重。同時,手洗干凈后不能自然風干,最好用干凈、柔軟的毛巾擦手。在皮膚未干時,涂抹維生素E或凡士林類的軟膏,及時鎖住皮膚內(nèi)水分。
“要訣”四——特殊護理要科學。
冬季對手足的特殊護理也很重要。一是睡前護理。對手足皸裂者來說,除做好以上生活細節(jié)外,還要對手足做些睡前護理。睡覺前將雙手放在熱水中浸泡20分鐘,但避免過燙,擦干后可以自行去死皮和硬繭。然后進行10至20分鐘的按摩,加速血液循環(huán),促進皮脂腺分泌。有足部皸裂的患者,每晚用熱水洗腳,洗后剪去“老皮”,再涂以尿素霜、尿囊素霜或某些油膏(如凡士林軟膏)等,并稍加按摩以使局部皮膚濕潤柔軟,并穿襪子睡覺。經(jīng)常做這樣的護理,手足部的皮膚就會得到很大的改善。二是要做好“酸性護理”。手部皮膚需要酸性保護,最方便的方法是洗手擦干后在食醋中蘸一下,每天一次,可以使皮膚表面形成一層酸性保護膜,對手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要訣”五——飲食要合理。
維生素A有促使上皮生長、保護皮膚、防止皸裂的作用,在飲食上多吃含有維生素A的食物,如胡蘿卜、豆類、綠葉蔬菜、魚類、肝臟、牛奶等,多吃水果和蔬菜,對防治手足皸裂有效,還應適當多吃脂肪類、糖類食物,這樣可使皮脂腺分泌量增加,減輕皮膚干燥及皸裂。
當然,以上只是防手足皸裂的一些常識,如手足皸裂一旦發(fā)生,可用尿素軟膏、水楊酸軟膏等外用藥物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對癥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