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大爺,您知道我姓什么嗎?”“你姓張!”在東風總醫院骨關節外科病房,75歲的王大爺笑咪咪地和護士張波聊天。他的老伴兒激動地說:“還以為這輩子都聽不到老頭子的說話聲了,現在不僅開口說話而且還恢復得這么好,我們真感到幸福啊。”
王大爺患有腦梗塞后遺癥,半年前不慎摔跤導致右股骨骨折完全癱瘓在床。由于長期臥床,王大爺逐漸大小便失禁,并且身上出現褥瘡。家人發現后,自行擦了些止癢抗菌的軟膏,但皮膚皮損不但沒有消退反倒逐漸擴散。后來,王大爺被家人送到當地的衛生所檢查,醫生認為是濕疹,予以抗過敏藥物治療,但局部皮膚卻出現破潰的癥狀,破潰處還不停地滲出膿液,散發陣陣惡臭。
此后,王大爺及家人多處求醫,可效果不佳,后經人介紹到東風總醫院骨關節外科治療。科室醫護人員對王大爺仔細檢查后,針對其病情,制定了褥瘡擴創、清除壞死組織、藥物濕敷、定時翻身拍背以及四肢功能恢復鍛煉為主,抗炎支持治療為輔的治療方案。
全身大面積的壓瘡、破潰,整個病房彌漫著刺鼻的異味。時間一長,陪護他的親人們漸漸對老人避而遠之。醫護人員卻更熱情了,每天都主動到老人床邊為他翻身、擦背、吸痰,為清洗流膿的傷口、更換污染的床單,為他洗頭、擦澡,陪他聊天。
長期臥床還使王大爺全身多關節屈曲攣縮,身體沉重且不能自主給予配合,增加了護理的難度。護士們摸摸床單是否干燥平整,仔細檢查身體受壓部位是否紅腫、破皮,不斷安慰老人調整其肢體角度,教他做提肛肌訓練。每次護理完,護士們都會出一身汗。
擦洗、換藥、按摩,在醫護人員的治療下,老人擺脫了高熱、多處病瘡、水腫等病癥的折磨,壓瘡創面控制、愈合、恢復情況非常好。入院不到一個月,王大爺身上多處壓瘡基本愈合完,原本碗口大的創面縮小為硬幣大小,并結痂長出新肉,病情明顯的好轉使老人同病房的患者連連稱奇。
溫情的服務不僅加快了老人傷口愈合的速度,也逐漸融化了老人心中的堅冰。入院后的一個月,護士們向往常一樣幫助王大爺洗漱,在問到他是否吃過飯時,王大爺突然笑著說:“我吃了”。護士又驚又喜,其她護士得知這個好消息都來到王大爺的病床邊,結果老人家居然能一一說出她們的姓氏或名字。
如今,王大爺的身體已經康復了,健康出院。他們在和醫生護士們道別時說:“總醫院是我們第二個家!”(黃小凡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