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竹溪縣2011年民生水利建設“十件實事”出爐,這“十件實事”以竹房城鎮帶建設為主戰場,突出農田水利建設、農村飲水安全、中小河流治理、防洪減災體系和水資源綜合利用五大重點,搶抓機遇,奮力推進水利新跨越。
據悉,十件實事具體為:一是大幅提高城鄉供水保障能力。解決2萬農村人口和1萬農村學生飲水安全問題,提高城區制水能力和管網改造工程,提高城區自來水質量和保障率,加大竹溪河水庫以上飲水水源的保護力度,使城區10萬人吃上安全水、放心水。
二是加強防洪薄弱環節建設。啟動石廟子水庫整險加固工程,完成岱王溝小一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啟動紗帽山水庫、牛頭山水庫等五座小二型水庫的整險加固工程。完成竹溪河水坪段防洪工程,啟動雙河口段防洪工程和竹溪縣城鎮防洪體系建設。
三是切實加強水土保持工作。完善全縣范圍重點區域山洪災害非工程措施,實施城關鎮大裕溝山洪溝治理工程。啟動黑龍洞小流域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8平方公里。
四是以服務現代農業為方向,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全面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完成梅子埡茶場節水灌溉示范項目,全縣新建和改善灌溉面積2萬畝。
五是大力開展節能減排工作。完成小水電代燃料桃源項目區建設任務,發展代燃料戶1260戶,力爭上“十二五”水電新農村電氣化建設縣,啟動小水電增效減排工程建設。
六是深入開展水生態環境治理。系統整治高橋至南大橋段、躍進橋至三堰橋段河道水生態環境。以爭創萬江河流域國家級大鯢自然保護區為抓手,突破性發展特色水產養殖業和漁種改良工作,新增特色養殖水面5萬畝。
七是加大《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及《河道管理條例》的宣傳和執行力度,執行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確立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完善各種監測預警監督制度,保證取水許可率達到90%。
八是以新《水土保持法》3月1日發布實施為契機,督促各建設、開發項目業主編制《水土保持方案》,落實水土保持措施,有效防止人為造成水土流失,確保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制率達到90%,水土流失治理率達到70%。
九是堅持不懈抓好水利行業自身建設,和水政執法能力建設,擴大水法律法規的影響力和制約力,對水利規費做到應收盡收,全年水利規費征收額完成150萬元。啟動竹溪河水庫風景旅游開發工作。
十是認真完成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任務。同時,堅持一手抓建設,一手抓項目儲備,想盡千方百計籌措項目前期費用,再儲備項目15個,儲備項目總投資額6億元以上。
來源:秦楚網(吳楠 朱磊 張文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