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陽光透過診室落地窗斜照進來,映著一面繡著燙金大字的錦旗——“女中扁鵲施妙術,齒間匠心溫柔慈”,穩穩懸掛于竹溪縣人民醫院口腔科診區墻面。這面飽含深情的錦旗,來自一位剛結束乳牙期矯正治療的小患者及其家人,質樸的話語背后,藏著一段跨越數月的暖心醫患故事。
“剛開始帶孩子來看牙時,我們心里特別沒底。”回憶起初診場景,患兒母親王女士仍難掩當時的焦慮。原來,8歲的樂樂因乳牙排列不齊而影響恒牙萌出,加之對口腔治療存在強烈恐懼心理,每次坐上治療椅都會哭鬧不止。接診的口腔科主治醫師李芳敏銳察覺到孩子的緊張情緒,蹲下身平視樂樂的眼睛,輕聲說:“小朋友,阿姨給你講個牙齒小精靈的故事好不好?”隨后,她邊用卡通貼紙裝飾治療器械,邊用通俗的語言講解每步操作,將原本冰冷的治療過程變成了充滿趣味的“探險游戲”。經過多次耐心疏導,樂樂不僅主動配合完成了階段性矯正,還養成了每日認真刷牙的好習慣。
“朱醫生總能把專業技術轉化為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提及治療細節,王女士滿是贊嘆。從精準測量頜骨發育數據制定個性化方案,到采用隱形矯治器減少異物感;從調整托槽角度避免刮傷黏膜,到術后反復叮囑飲食注意事項,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醫者的用心。更令家長感動的是,即便在非診療時段,李芳也會通過微信及時回復咨詢,甚至在深夜接到緊急情況電話時,依然耐心指導應急處理。
“看到孩子現在整齊漂亮的牙齒,真的特別感謝朱醫生。”王女士指著錦旗解釋道,“前半句‘女中扁鵲施妙術’是夸贊她的醫術精湛,后半句‘齒間匠心溫柔慈’則是說她對待小患者的那份細致和關愛。”這份特殊的禮物,恰似一面鏡子,映照出當代醫務工作者的專業素養與人文關懷。
據了解,從業十余年來,朱曉霞始終秉持“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尤其擅長兒童口腔疾病的預防與治療。她創新推出的“游戲化診療”“獎勵機制”等舉措,有效緩解了數百名兒童的就診恐懼;主導開展的青少年錯頜畸形早期干預項目,幫助眾多孩子重拾自信笑容。在她看來,兒科口腔醫生不僅要做技術的踐行者,更要成為孩子心靈的守護者。
“這面錦旗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面對贊譽,朱曉霞謙遜地說,“每個孩子都是家庭的寶貝,能用自己的所學為他們解除病痛,看著他們健康成長,這就是我最幸福的事。”如今,這段溫馨的醫患佳話正在院內流傳,激勵著更多醫護人員在精進醫術的同時,不忘傳遞醫者溫度。(張曉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