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信息飛速發展、媒體格局深刻變革的新時代,衛生宣傳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作為融媒人,我們肩負著向公眾傳遞準確、科學、全面的衛生健康知識,提升全民健康素養,推動衛生事業傳承與發展的重要使命。如何提供優質的衛生宣傳服務,在傳承中創新,成為了我們必須深入思考與實踐的關鍵課題。
一、傳承:守護衛生宣傳的根基
(一)內容為王,精準傳遞核心知識
衛生宣傳的核心在于內容的準確性和權威性。從古老的醫學典籍到現代的醫學研究成果,無數先輩們在醫療衛生領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和知識財富。我們要深入挖掘這些經典內容,將其轉化為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的宣傳素材,讓公眾能夠輕松理解并吸收。例如,通過講述中醫古籍中的養生故事,結合現代科學對其中食療、穴位按摩等方法的驗證,使傳統醫學智慧在新時代煥發出新活力,讓更多民眾受益于傳統醫學的獨特魅力。
同時,對于現代醫學的新進展、新技術、新政策,如疫苗接種的重要性、醫保政策的改革等,要以嚴謹的態度進行解讀和傳播。確保每一條信息都經過專業審核,避免虛假或誤導性內容的傳播,為公眾提供可靠的健康指南。
(二)弘揚傳統,傳承醫者精神
醫學不僅僅是一門科學,更是一種人文關懷。在衛生宣傳中,我們要注重弘揚歷代醫者所秉持的仁愛、奉獻、敬業精神。講述那些在醫療一線默默耕耘、救死扶傷的感人故事,展現醫護人員在抗擊疫情、救治疑難病癥過程中的堅韌與擔當。這些真實而溫暖的故事能夠拉近醫患關系,增強公眾對醫療衛生行業的信任與尊重,激勵更多人投身于衛生事業,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
例如,在紀念國際護士節時,推出一系列關于優秀護士事跡的專題報道,從她們日常護理工作的點滴細節入手,展現其專業素養和愛心付出,讓社會大眾看到護士群體背后的辛勤與偉大,從而營造尊醫重衛的社會氛圍。
二、創新:拓展衛生宣傳的邊界
(一)融合多元媒體,打造全方位傳播矩陣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涌現,融媒體時代為衛生宣傳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平臺和多樣化的手段。我們應充分利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優勢,實現優勢互補,打造全方位的傳播矩陣。
在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上,制作高質量的衛生健康節目,邀請權威專家進行訪談、講解健康知識,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解答公眾關心的健康問題。同時,利用社交媒體平臺如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發布短視頻、圖文并茂的科普文章等,以更加靈活、快捷的方式觸達不同年齡、不同地域的受眾群體。例如,針對青少年群體,可以制作一些時尚、有趣的健康科普動畫視頻,在抖音平臺上傳播,吸引他們關注健康生活方式;而對于老年群體,則可以通過社區微信群推送文字簡潔明了、實用性強的健康小貼士,方便他們閱讀和記憶。
此外,還可以借助直播平臺開展線上義診、健康講座等活動,讓專家與觀眾實時互動,解答疑問,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提高衛生宣傳的效率和覆蓋面。
(二)創新形式,增強宣傳吸引力
為了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中脫穎而出,衛生宣傳的形式必須不斷創新。除了傳統的文字、圖片、視頻外,我們可以探索更多新穎、有趣的表現形式。
例如,開發衛生健康主題的手機應用程序(APP),集健康監測、知識查詢、在線咨詢等功能于一體,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務。或者利用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技術,打造沉浸式的健康體驗場景,讓用戶仿佛置身于醫院的手術室、健身房等環境中,直觀地感受健康知識的應用。比如,通過 VR 技術模擬牙科診療過程,讓用戶了解牙齒保健的重要性和正確的刷牙方法,這種身臨其境的體驗能夠極大地增強用戶對健康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三、優質服務:以受眾為中心的理念踐行
(一)了解受眾需求,定制化服務
不同受眾群體對衛生知識的需求存在差異。因此,我們要深入調研,了解不同年齡、性別、職業、地域等因素下的受眾需求特點,提供定制化的宣傳服務。
對于上班族,可以重點關注職場壓力緩解、頸椎病預防等方面的知識;對于老年人,則側重于慢性病管理、養生保健等內容;對于兒童家長,提供兒童生長發育、營養搭配以及常見疾病預防的信息。通過精準定位受眾需求,我們能夠提高衛生宣傳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讓每一類人群都能從中獲得有價值的信息。
(二)注重反饋互動,持續優化服務
優質的衛生宣傳服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需要不斷根據受眾的反饋進行調整和優化。我們要建立暢通的反饋渠道,鼓勵公眾提出意見和建議,及時了解他們對宣傳內容、形式、渠道等方面的滿意度和改進方向。
例如,在每篇科普文章或視頻下方設置評論區,認真回復用戶的留言和提問;定期開展問卷調查,收集用戶對衛生宣傳工作的整體評價和期望。根據這些反饋信息,我們能夠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及時調整宣傳策略和內容,不斷提升服務質量,滿足公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
總之,作為新時代的融媒人,在衛生宣傳工作中要做到傳承與創新相結合,以優質的服務為核心,堅守內容為王的根本,融合多元媒體手段,創新宣傳形式,深入了解受眾需求,注重反饋互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新時代的浪潮中,為推動衛生事業的發展、提升全民健康素養貢獻自己的力量,讓衛生宣傳真正成為公眾健康的守護者和引領者。(張曉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