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開刀、創傷小、并發癥少
在心腔內超聲引導下
利用微創射頻消融術
即可精準治療肥厚型心肌病
近日,這一新技術在
十堰市人民醫院
心臟病中心血管內科3病區
成功實施!
這也是鄂西北首例
為復雜心臟病患者
開辟了一條更安全、更精準的
微創治療新路徑
“心門”被堵頻繁胸痛
傳統療法創傷大、風險高
長期以來,石先生每當活動或飽食后,便會感到胸悶、胸痛,這些癥狀如同沉重的枷鎖,嚴重束縛了他的日常生活。隨著時間的推移,不適癥狀也愈發嚴重。
為尋求治療,石先生來到了十堰市人民醫院心內3病區,通過心臟超聲、左心室造影等多項細致的檢查,同時結合石先生的癥狀和病史,專家們最終確診其患有肥厚型心肌病。

“這是一種常見的遺傳性心肌病,以心室壁增厚為主要特征,會導致心臟功能受損,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健康。”據心內3病區譚利國主任介紹,肥厚型心肌病的傳統治療方案有外科開胸切除增厚心肌和經導管化學消融,但前者創傷大、恢復慢,后者則需依賴放射性引導,風險較高。
微創射頻消融術
看見重獲“心”生的曙光
針對石先生的具體情況,十堰市人民醫院心臟病中心心內3團隊高度重視,組織了多學科專家進行了詳細的病例討論,充分評估了患者的手術耐受性和手術風險。為其建議了一種更為安全、精準的治療方法——超聲引導下經皮室間隔射頻消融術。
“相較于傳統治療方案,這種技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風險低等優勢。”譚利國主任介紹,超聲引導下經皮室間隔射頻消融術是一種近年來興起的新型微創治療技術,它通過在肋間開一個小切口,利用超聲的實時精準引導,將射頻針經皮穿刺至肥厚室間隔部位,通過熱能消融增厚心肌,使局部心肌壞死、變薄,從而疏通左室流出道,改善心臟的血液流動,減輕患者癥狀。
手術當天,由心內3團隊負責人譚利國博士領銜,吳冰博士等組成的手術團隊與超聲科、麻醉科、重癥醫學科、心胸外科等多學科專家緊密協作,共同為這場手術保駕護航。
術中,在超聲的實時精準引導下,手術團隊憑借豐富的經驗和精湛的技術,精準定位了肥厚心肌部位,并順利完成了射頻消融操作。整個手術過程進展順利,石先生的生命體征始終平穩。
術后,石先生恢復良好,胸悶、胸痛等癥狀明顯減輕。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護理和治療,石先生順利出院。

此次手術的成功,彰顯了十堰市人民醫院心臟病中心在心血管疾病治療領域的創新能力和高超技術水平,不僅填補了鄂西北地區此類技術的空白,更為復雜心臟病患者開辟了一條更安全、更精準的微創治療新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