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針成名,一號難求!這位十堰名中醫你一定聽說過
小小銀針,細若麥芒。手起針落,祛除沉疴。
因為這一手絕活兒,十堰市人民醫院專門為他開設的特色科室“傳統中醫針灸科”,每天一號難求,甚至還有不少患者從北京、深圳、四川等地慕名前來就診,作為十堰人,你一定聽說過他的名字,張發。


觀象、把脈、察舌……患者還未開言,張發已有了初步診斷,并能說出患者何處病痛。挑選穴位、拿出銀針、輕輕扎入,很快,患者多年的疼痛得以舒緩。
在十堰市人民醫院傳統中醫針灸科,這樣事情每天都在發生。

張發今年36歲,出生于十堰市竹溪縣向壩鄉一個中醫世家。別看他年齡不算大,但9歲起就開始跟隨祖父學習中醫中藥知識,逐漸成長為“張氏72絕針”第三代傳人,家中祖傳絕技“靈龜八法”正是目前他行針灸所融匯的中醫理念。
出神入化的針灸治療技術,讓張發在許多西醫難以解決的疑難雜癥上,都收到了良好的結果反饋。一個個化腐朽為神奇的病例,也讓張發很快名聲大噪,甚至一號難求。

在張發診室的墻上,掛滿了來自襄陽、武漢、四川、河南、浙江、北京患者送來的錦旗,每面錦旗背后都是一個疑難病例被治愈的故事:10年重度皮炎、15年半身不遂、28年面癱抽搐、33年聽力障礙……

精湛的醫術是一位優秀醫生不可或缺的品質。張發深耕中醫領域數十年,加上祖輩幾代人的經驗積累,被他治愈或改善的疑難雜癥數不勝數。
家住深圳的曲女士,患有偏頭痛已經54年,自述“頭疼發作時,就像每一根腦神經都被充了氣似的”,連聽到一點聲音都會引發劇痛。去年年底,她慕名來十堰找張發問診,經一次施針后,患者偏頭痛的癥狀立馬緩解大半,三次針灸過后痛感消失。此后,曲女士返回深圳,至今頭痛未再復發。

今年55歲的偏癱患者李先生,得知張發有治愈中風相關病例的經驗,前段時間在家人護送下專程從北京趕到十堰。張發診斷后為其開具補氣活血的中藥湯劑,再通過全經針刺法疏通全身經脈。7次針灸治療后,李先生竟然可以緩慢獨立行走。經過20多天的治療,李先生的情況越來越好了。

75歲的湯老太患“象皮腿病”幾十年了,患肢腫脹粗大、痛癢難耐、皮膚增厚,腿上觸感堅韌有如象皮。今年年初,本已心灰意冷的她,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來找張發求診。沒想到一針扎完,她小腿腫脹明顯消減許多,淤滯沉重感也得到顯著緩解,三針過后便能拄拐下地行走了。治療至今,湯老太的病癥也未再復發過。

“在中醫辨證與辨病相結合的體系指引下,我們會系統性地擬定針灸+藥物調理的治療思路,化瘀通脈、辨病施治,這正是神奇療效的原理所在,也是中醫傳承千年的獨特魅力。”張發表示。

張發總說,醫者要始終將患者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要常懷“見彼苦惱,若己有之”的“惻隱之心”。他看診細致耐心,總是詳細詢問病情,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患者答疑解惑。遇到家庭困難的患者,他還會主動伸出援助之手,幫他們渡過難關。
81歲的楊老太落下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本就家庭條件一般,兒女也都不在身邊照顧。張發得知后,不僅免費為楊老太診治,還墊付了藥錢。老太太幾次提起要付醫藥費,都被他淡淡地打岔,把話鋒轉到了病情叮囑上。

除此之外,張發還會結合患者病情,力爭幫患者花少錢治好病。十堰一5歲小孩常年咳嗽,被診斷為過敏性哮喘,但打針、霧化都不見什么效果。經人介紹后,家長帶著孩子找到了張發,張發只給開出了一副花費7元錢的藥方。孩子家長說:“這么便宜,我們都不相信,但孩子喝過一副中藥后確實有所好轉,真的很感謝張醫生!”
張發說到:“把病人當成家人,這是醫德;為病人解除痛苦,這是醫術。醫德和醫術,是我追求一生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