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血壓食養指南(2023版)》中說到膳食干預是國內外公認的高血壓防治措施,對血壓改善極為重要,以“辨證施膳”為核心的中醫食養,是在中醫辨證施治理論基礎上的非藥物調養方法。那么,“辨證施膳”究竟是什么意思?我們又該如何進行膳食干預呢?
“辨證施膳”強調的是,根據體質、病因、證候給予不同食養方案,在調和氣血、平衡人體營養、輔助預防疾病上效果顯著。針對不同體質高血壓患者,選取不同特性的食物或食藥物質食用,可改善患者血壓水平。
推薦食譜
早餐:
小米糕(面粉25克,小米面25克)煮雞蛋(雞蛋50克)熗拌生菜(生菜100克)低脂牛奶(200毫升)

茶飲:三寶茶(菊花6克、 羅漢果6克、普洱茶6克)中餐:饅頭(面粉70克)玉米燉豬排(玉米100克,豬排骨50克)西蘭花炒胡蘿卜(西蘭花150克,胡蘿卜60克)涼拌菠菜(菠菜150克)加餐:香蕉(100克)

晚餐:二米飯(粳米40克,小米30克)芹菜炒肉絲(芹菜150克,豬瘦肉25克)韭菜炒春筍(春筍100克,韭菜60克)油、鹽:全天總用量:植物油20克、鹽4克
成人高血壓患者
注意這5件事1、減鈉增鉀,飲食清淡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逐步降至5克以下;增加富鉀食物攝入。清淡飲食,少吃含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

2、合理膳食,科學食養飲食貴在“不傷其臟腑”,采取有效合理的中醫食養對高血壓有輔助預防和改善的作用。

3、吃動平衡,健康體重推薦將體重維持在健康范圍內:體質指數(BMI)在18. 5~23. 9㎏/㎡(65歲以上老年人可適當增加);男性腰圍<85cm,女性腰圍<80cm。建議所有超重和肥胖高血壓患者減重。控制體重,包括控制能量攝入和增加身體活動。

4、戒煙戒酒,心理平衡不吸煙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強烈建議高血壓患者戒煙。不要飲酒,即使少量飲酒也會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過量飲酒會顯著增加高血壓的發病風險,且其風險隨著飲酒量的增加而增加。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精神緊張可激活交感神經從而使血壓升高,高血壓患者應進行壓力管理,可進行認知行為干預,如必要可到專業醫療機構就診,避免由于精神壓力導致的血壓波動。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不熬夜。

5、監測血壓,自我管理定期監測血壓,了解血壓數值及達標狀態,遵醫囑進行生活方式干預,堅持長期治療,自我管理。可根據自身健康狀況選擇適宜的膳食模式。

成人高血壓患者
如何選擇食物1、谷類和薯類推薦成年居民每天攝入谷類食物(大米、小麥、玉米、小米等)200克~300克(其中包含全谷物和雜豆類50克~150克),薯類(紅薯、山藥等)50克~100克;少食用或不食用加入鈉鹽的谷類制品,如咸味面包、方便面、掛面等。

2、動物性食物選擇魚、禽、蛋和瘦肉,平均每天120克~200克,少食用或不食用高鹽、高脂肪、高膽固醇的動物性食物。推薦吃各種各樣的奶制品,攝入量相當于每天300毫升以上液態奶。

3、大豆及其制品每日食用適量的大豆及其制品,例如大豆、青豆、豆腐、豆漿、豆腐干等。推薦每日攝入大豆15克~25克,相當于豆漿 220克~360克或者南豆腐84克~140克,其他豆制品按蛋白質含量折算。少吃豆豉、豆瓣醬、腐乳等。

4、蔬菜和水果每日新鮮蔬菜攝入不少于300克,至少3種,最好5種以上,且深色蔬菜要占到總蔬菜量的一半以上;推薦富鉀蔬菜,例如菠菜、芥蘭、萵筍葉、空心菜、莧菜、口蘑等;水果每日攝入200克~350克,至少1種,最好2種以上。

5、堅果
推食用原味堅果,每周50克~70克,食用堅果時應注意控制攝入的總能量,合并超重和肥胖者應注意避免脂肪攝入過多。

6、油脂優先選擇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菜籽油、亞麻籽油、橄欖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推薦交替使用不同種類的植物油,每天控制在25克~30克。少食用或不食用油炸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

7、酒不宜飲酒,飲酒者要戒酒,即使少量飲酒也會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8、水不宜飲用含糖飲料,推薦白水,保證攝入充足水分。在溫和氣候條件下,輕身體活動水平的成年人每天喝水1500毫升~1700毫升。

9、調味品減少攝入食鹽及含鈉調味品(醬油、醬類、蠔油、雞精、 味精等),每日鈉攝入量不超過2000毫克 (相當于食鹽5g)。

10、其他少食用或不食用特別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不推薦飲用濃茶和濃咖啡。

來源:CCTV生活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