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人對糖的消耗量居高不下,有調查顯示,每個中國人在這一年里吃下了19.6公斤的糖,相當于每天吃了50克糖。
與30年前相比,中國人的糖攝入量整整上升了5倍。

各科醫生提醒你
少吃點糖,這些疾病遠離你!
心血管內科醫生高血壓
一般我們認為,高鹽飲食和高血壓緊密相關,然而高糖飲食也會引發高血壓。高血糖水平作用于下丘腦的某個關鍵部位,會引起心率加快、血壓升高。
內分泌科醫生肥胖
糖進入到人體后,一部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分解,來供應人體所需要的能量,另一部分也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合成糖原儲存起來,以備急用。但是人體合成糖原是有上限的,再多的糖就會轉化成脂肪儲存到體內,久而久之引起肥胖。

消化科醫生膽結石
糖攝入過量,會加快膽固醇的積累,造成膽汁內膽固醇、膽汁酸、卵磷脂三者比例失調,而過多的膽固醇又會形成膽固醇結石。另外,糖過多還會轉化為脂肪,促進人體發胖,進而引起膽固醇分泌增加,促使膽結石的發生。
風濕免疫科醫生痛風
糖過量易導致人體內源性尿酸的形成,而尿酸過高,就很容易引發痛風,痛風很折磨人,大量喝甜飲料的人痛風的發病率比不喝甜飲料的人高出多倍。
皮膚科醫生皺紋
糖分會與皮膚中的膠原蛋白結合,削弱膠原蛋白對皮膚的修復和再生功能,導致皮膚過早出現皺紋和變得松弛。研究表明,50-70歲的人如果血糖水平增高,會讓他們看上去老了5-7個月。

牙科醫生齲齒
經常吃糖又不及時漱口,極易患齲齒(蛀牙)及多種口腔疾病。
營養科醫生營養不良
如果吃糖太多,會影響孩子食欲,其他營養素勢必攝入減少,導致體內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均缺乏,極易造成營養不均衡。

3招減少“隱性糖”
吃水果查查含糖量
很多人以為,水果以“水”為主,熱量不高,其實水果的含糖量也是有高有低,新版膳食指南就建議大家選含糖量低的水果。
含糖量低的水果(含糖量4%-10%),例如西柚、西瓜、草莓、楊梅;
含糖量中等的水果(含糖量10%-15%),例如橘子、木瓜、桃子、蘋果、葡萄、菠蘿、獼猴桃、石榴;
含糖量高的水果(含糖量>15%),例如香蕉、柿子、荔枝、山楂、甘蔗、鮮棗。

買零食看標簽
有些零食雖然吃起來不覺得甜,但其中的糖含量卻高的驚人。葡萄糖、蔗糖、果糖、乳糖、麥芽糖、蜂蜜喝玉米糖漿都屬糖類,越是排在食物配料表前邊的成分,其含量就越高。所以一定要學會看食物標簽,這樣的話,即使是包裝食物中的隱形糖,也能被我們揪出來。

做菜少用紅燒、糖醋
烹飪也要注意,盡量避免糖醋、紅燒等方法。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像紅燒肉、魚香肉絲都是高糖,一份紅燒排骨、紅燒魚、魚香肉絲大概加糖25-30克,糖醋排骨和糖醋里脊每份要加入75克左右的糖。另外,蕃茄醬、燒烤汁等調味醬,每百克大概有15克左右的糖,隨隨便便就超過了一天的推薦量。
來源:健康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