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肺炎支原體感染患者多發,尤其是學齡前期和學齡期的娃因高熱、劇烈咳嗽去醫院就診的越來越多。季節性呼吸道疾病高發時期,家長應該如何應對?什么情況需要就診?來聽聽十堰市人民醫院兒童醫療中心主任趙旸怎么說。
肺炎支原體感染患者多發這些癥狀要注意
“孩子咳嗽幾天都不見好轉。”市民張女士說,她8歲兒子小果(化名)三天前放學回家后感覺不舒服,當晚開始發燒,第二天癥狀加重,無法上學。張女士帶著兒子到十堰市人民醫院兒童醫療中心就診,沒想到醫院里全是和兒子癥狀差不多的患兒。
張女士告訴記者,小果發熱最高燒到40℃,伴有干咳、輕微頭痛、咽痛,看著像是普通感冒的癥狀。但胸部CT顯示,小果體內存在大片狀肺炎,查病原學確認是肺炎支原體感染導致。
趙旸介紹,肺炎支原體是一種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已知的能獨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主要通過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人群普遍易感,好發于5歲以上兒童和青少年。通常在季節轉換的時候,比如夏季轉到秋季或秋季向冬季轉換時,可能會出現局部、短暫的聚集性流行。潛伏期為2-3周,主要癥狀與大多數呼吸道疾病相似,以發熱、咳嗽等為主要癥狀,一般咳嗽比較劇烈,退燒后咳嗽還可能持續1到2周。兒童感染支原體后,大部分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少部分為下呼吸道感染(可能是支氣管炎或肺炎),很少一部分可能會發展為重癥支原體肺炎。
一般來說,感染支原體后,短期(1-2個月)內不會重復感染。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感染癥狀反復出現,往往是上一次的肺炎支原體感染沒有痊愈,局部病灶沒有完全清除而繼發感染。
趙旸表示,目前還沒有預防肺炎支原體感染的疫苗,如果出現發熱伴有劇烈咳嗽,應及時就診,盡快查明病因,規范治療,切忌自行盲目用藥。
腺病毒或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應引起重視
趙旸介紹,腺病毒或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是導致1歲以下嬰幼兒肺內感染住院的第一原因,95%的兒童在2歲前都可能感染過合胞病毒。在高流行季節,有80%以上嬰幼兒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是合胞病毒感染引起的。
合胞病毒的傳染性約是流感的2.5倍,如果兒童在0~1歲這一階段出現合胞病毒嚴重感染,可能對其肺功能影響比較嚴重,甚至持續比較長的時間。除了打噴嚏、發燒、鼻塞、咳嗽等常見癥狀,合胞病毒感染的嬰幼兒還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呼吸局促、劇烈咳嗽甚至缺氧的情況,康復后出現哮喘的概率比健康孩子高4倍。6個月以內嬰兒出現類似呼吸道感染的癥狀,很有可能是被其他感染合胞病毒的孩子或大人傳染的。
趙旸說,目前我國尚無上市的合胞病毒疫苗和特效治療藥。合胞病毒可以重復感染,也易發生家庭傳播,可以通過加強個人防護等措施預防感染。
家長如何應對?專家教你這樣做
趙旸介紹,6個月以下的兒童,有發燒、咳嗽、聲音嘶啞等癥狀,建議立刻就診。對于3個月以下的孩子,如果發現吐奶嚴重、吐泡沫、嗆咳、呼吸促等癥狀,提示也可能患上肺炎。
對于大齡兒童來說,如果只是有咳嗽、流涕、鼻塞等類似感冒癥狀,可先居家治療。但當孩子出現持續發熱、連續幾天反復發燒、咳嗽加重、氣喘等情況,建議家長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癥狀較輕的年長患者可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初診,輕癥者醫院就診明確診療方案以后,也可以到基層醫療機構進行后續治療或居家治療。
肺炎支原體、新冠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的癥狀相似,建議大家在確認病原學以后再用藥,而不要濫用藥。
醫生提醒:
預防呼吸道疾病的關鍵是做好個人衛生工作。要勤洗手,佩戴合適的口罩,注意營養均衡,保證適當鍛煉、充足睡眠,以提高免疫力,并且要盡量避免去人群密集場所。
數據監測,目前流感病例呈高發態勢。通常接種流感疫苗2 ~ 4 周后,可產生具有保護水平的抗體,家長孩子應及時接種流感疫苗。
勤洗手、戴口罩,加強個人防護,少去人群密集場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