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高效應對兒童診療高峰
湖北日報評論員 余姝滿
近段時期,兒科門急診仍處于就診高峰中。從肺炎支原體到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今年冬季呼吸道疾病高發,兒科就診人數攀升,兒科門急診就診壓力很大。
最近,“第2028號患兒候診中”沖上熱搜,折射出的是大小醫院“冷熱不均”,兒科分級診療的現實困境。11月23日,國家衛健委有關負責人回應,已指導各地加強統籌調度,落實分級診療制度,建議癥狀較輕的患兒首選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醫院兒科等就診。12月1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通知,要求各級婦幼保健機構根據兒童醫療服務需求,延長門診時間,增加門診號源,加開診室、診療區域,開設夜間門診和周末門診,最大限度滿足兒童就醫需求。
對于家長來說,看到孩子小臉通紅、高燒不退,醫院卻“一號難求”,就診等候時間長,又心疼又著急。多地兒童醫院就診人數攀升,大醫院“人山人海”,處于高負荷狀態,醫護人員每日都面對重重壓力,但一些基層醫院卻門可羅雀,解不了“近渴”。為了讓患兒就醫更加方便,進一步激活、挖掘基層診療資源,發揮“家門口”分級診療作用,還有很大空間,仍需持續發力。武漢多個醫院兒科門診優化了就醫流程,開放便利通道、設立兒童病房、提供診前線下開單服務;多地社區醫院積極探索,增加午間門診以及延時門診、兒科診療空間面積增加、輸液室擴容;有的醫院實行“先檢查再診療”,患兒家長可以在掛號后直接到兒科門診開具檢查單,減少折返路徑、縮短來回時間。每一個就醫環節優化一分、便捷一分,就診效率就提高一分。
隨著各地陸續入冬,呼吸道疾病已進入高發季節,多種呼吸道疾病交織疊加。尤其對于“一老一小”,做好個人防護,室內注意保持通風,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接種疫苗等等,都是一道有力的防線。兒科專家提醒,感染早期當孩子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可以居家觀察。如出現明顯發熱,應及時帶患兒就醫;年齡較大的兒童,如癥狀較輕,可到就近醫院完成血常規等檢查,也可通過互聯網診療方式線上問診。對于流感等呼吸道疾病易感的兒童而言,互聯網問診還能有效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應對兒童診療高峰,要充分把醫療資源調動起來、流程優化起來,以高效的舉措推動高效運轉,為廣大兒童的健康保駕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