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見類型之一,在十堰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三病區治療的王女士深受該病痛折磨。日前,適逢“沖擊波球囊技術”落地十堰市人民醫院,王女士順利接受該項新技術的治療,成為十堰首批“沖擊波球囊技術”的受益者。
王女士近期冠心病嚴重惡化,多次遭受胸悶、氣短以及心絞痛的困擾。這些年來,她經過多次治療,病情沒有得到根本改善。王女士有多年冠心病史,冠狀動脈嚴重鈣化,去年經歷過3次手術,效果并不是很好。
對王女士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后,十堰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三病區主任譚利國決定采用“Shockwave沖擊波球囊技術”對其進行治療。該技術通過沖擊波的頻率和能量,能清除冠狀動脈內的斑塊,并促進血管內皮細胞再生,恢復冠狀動脈的正常通暢。手術非常順利,術后幾個星期,王女士感覺胸悶和心絞痛的頻率和強度明顯減少。經過隨訪和評估,她的冠狀動脈狹窄明顯改善,心臟功能明顯提升。
“‘Shockwave沖擊波球囊技術’不僅適用于緩解癥狀,還能延緩疾病進展,在某些情況下可完全恢復冠狀動脈的通暢。通過全球范圍內臨床實踐驗證,該技術被證實為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手段。”譚利國介紹,十堰市人民醫院引入這一前沿技術,旨在為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體驗和治療效果。
譚利國說,隨著我國社會人口老齡化的增速,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俗稱冠心病)鈣化相關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增長。血管鈣化表現為血管壁過量鈣、磷的異常沉積等,極易誘發急性心血管事件。鈣化病變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手術中常伴隨血管成角、扭曲病變,加大 PCI相關器械的使用難度和并發癥風險。其次,鈣化病變屬于高阻力病變,傳統球囊治療難以充分擴張,血管易發生夾層、穿孔、破裂等。在后續的支架治療中,很容易出現由于支架膨脹不全、貼壁不良、支架變形而導致的支架內形成血栓、支架內再狹窄等風險。
譚利國介紹,ShockwaveIVL冠脈血管內沖擊波導管結合成熟的沖擊波碎石與球囊血管成形技術,通過球囊導管將聲壓力波輸送至鈣化部位,成功擊破患者心臟冠脈里面的“鈣化石”,更好地輔助后續治療,為更多的冠心病鈣化病變患者帶來生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