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什么是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創慢)?
答:創慢全稱是創建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有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和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之分。
02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誰來牽頭?
答:創建慢性病防控示范區需要政府牽頭,多部門參與。
03為什么要創建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
答:調查顯示:全國居民因慢性病導致的死亡占總死亡人數的88%。導致居民死亡的前5位疾病依次為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和損傷中毒。導致居民死亡的前五位惡性腫瘤為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結直腸肛門癌。居民因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和糖尿病造成的早死亡率為12.02%。由此可見,慢性病頻發給我們健康帶來的危害有多嚴重,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衛生工作方針,建立政府主導、全社會參與、多部門協作的慢性病防控工作機制,營造慢性病預防控制的有利環境是非常有必要的。

04什么是慢性病?
答:慢性病全稱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種疾病,而是對一類起病隱匿,病程長且病情遷延不愈,缺乏確切的傳染性生物病因證據,病因復雜,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確認的疾病的概括性總稱。

05常見的慢性病有哪些?
答:常見的慢性病包括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腦卒中/腦溢血、冠心病/心肌梗塞)、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以慢性阻塞性疾病最常見)和腫瘤(以肺癌,胃癌,腸癌,胰腺癌,淋巴瘤,白血病等常見)等。

06慢性病有哪些危害?相關危險因素有哪些?
答:慢性病的危害:(1)臟器損害:主要是造成心、腦、肝、腎的重要器官的損害。(2)生活質量:影響勞動能力和生活質量,預期壽命減少。(3)疾病負擔:醫療費用比較高,增加了社會和家庭的經濟壓力。
慢性病相關危險因素:吸煙、過量飲酒、身體活動不足和高鹽、高脂等不健康飲食是慢性病發生、發展的主要行為危險因素。

07如何預防慢性病?
答:(1)合理膳食:合理膳食是保證健康的基礎。在日常生活中,應遵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議,做到少油、少鹽、低糖、低脂飲食,限制紅肉、酒精、飲料的攝入,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一日三餐中盡可能多地選擇不同的食物種類,避免長期攝取單一或者較少的幾種食物,每天吃到12種以上的食物,每周吃到25種以上的食物。
(2)適量運動:身體活動是實現能量平衡和體重控制的基礎。有研究顯示,充足的身體活動不僅有助于保持健康體重,還能增強體質,降低全因死亡風險和心血管疾病、癌癥等慢性病的發生風險,同時也有助于調節心理平衡,緩解抑郁和焦慮等精神問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各年齡段人群每天都應進行充足的身體活動,每周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鐘以上,每天進行主動身體活動6000步,減少久坐時間。
(3)戒煙限酒:預防慢性病,戒煙限酒勢在必行。吸煙對人體有害無益,一根也不能抽!應有意識地遠離吸煙人群,充分認識到吸煙的危害,增加戒煙的決心。飲酒對健康也并無益處,如果飲酒應當限量,成年人一天飲用的酒精量不超過15克,約折合啤酒450毫升,白酒30毫升。兒童青少年、孕婦乳母、慢性病患者不應飲酒。
(4)心理健康: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切忌情緒過于激動、疲憊、過勞。進行自我調適,處理好負面情緒,可向親朋好友傾訴,合理地宣泄情緒。當自己不能解決心理問題時,要主動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通過心理醫生的疏導,積極調整心態。
(5)充足睡眠:睡眠對改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每天應保證有充足的時間睡眠,養成良好的夜間生活習慣,睡覺前不吃太多東西,也不餓著肚子,不在床上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建議成年人每天有7~8小時的睡眠時間。

08哪些是慢性病高風險人群?
答:慢性病高風險人群為具有以下特征之一者:(1)血壓水平為130-139/85-89mmHg(臨界血壓值);(2)現在吸煙者;(3)空腹血糖在6.1mmol/L-7.0mmol/L之間;(4)血清總膽固醇在5.2mmol/L-6.2mmol/L之間;(5)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5cm。
09哪些人容易得高血壓?
答:肥胖的人,喜歡吃咸的人,飲酒多的人,精神長期緊張或性子急的人,老年人,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

10如何針對慢性病高危人群采取預防性干預措施?
答:各類單位定期為職工提供體檢及繼續開展全縣65歲以上老年人免費體檢工作,及早發現慢性病高危人群和患者。各鄉鎮衛生院建立健康指標自助檢測點,提供測量身高、體重、腰圍、血糖等服務。通過多種途徑發現慢性病高危個體,建立高危人群管理檔案,實施健康管理和強化生活方式干預,降低個體慢性病危險水平,預防和延緩慢性病的發生。全縣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落實35歲以上人群首診測血壓制度,對超重肥胖、高血壓、高血糖、血脂異常和每日吸煙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實施管理和健康指導。

11創建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村(社區)居民要做哪些事?
答:創建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村(社區)居民要主動學習慢性病防治與公民健康素養知識和技能,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配合做好慢性病的規范管理。要知曉慢性病相關危險因素并積極預防,知曉自身的血壓、血糖、體重和腰圍等,并經常與標準值進行對照,防止超標,以預防慢性疾病的發生發展,促進健康。
12創建慢病示范區,我們該掌握哪些核心知識?
答:(1)心腦血管病、癌癥、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等慢性病發病廣、致殘致死率高,嚴重危害健康和生命,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
(2)慢性病受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生活方式、遺傳等多種因素影響,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超重肥胖、吸煙、不健康飲食、缺乏運動、過量飲酒是慢性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3)堅持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預防慢性病。
(4)每個成年人都應知道自己的身高、體重、腰圍、血壓、血糖值,定期體檢,盡早發現早期征兆,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慢性病患病風險。
(5)慢性病病人應及時就診,規范治療,合理用藥,預防并發癥,提高生活質量。
(6)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是預防和控制高血壓、高血脂等危險因素,及早發現冠心病和腦卒中的早期癥狀,及時治療。(高血壓的判斷標準:舒張壓(低壓)≥90mmHg,收縮壓(高壓)≥140mmHg。)
(7)多數癌癥是可以防治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提高治療效果,改善生活質量的重要手段。
(8)糖尿病的治療不僅要血糖控制達標,還要求血脂、血壓正常或接近正常,保持正常體重,堅持血糖監測。
(9)避免煙草使用,減少室內外污染,是預防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發生發展的關鍵。
(10)預防控制慢性病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做到政府主導、多部門合作、全社會動員、人人參與。
了解更多“創慢”知識可掃描“健康竹溪”微信公眾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