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患者主動脈瓣重度狹窄 十堰人醫張友恩博士團隊微創手術為她換“心門”
近日,一名女患者到十堰市人民醫院治療主動脈瓣膜疾病,張友恩博士團隊克服其主動脈瓣二葉式畸形、瓣膜重度狹窄等不利因素,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為其更換“心門”。
近日,60歲的市民何女士(化姓)因為胸痛、胸悶、憋氣,到十堰市人民醫院心臟病中心治療。此前,何女士去了幾家醫院,診斷結果都是主動脈瓣狹窄伴關閉不全,建議開胸手術。何女士了解到十堰市人民醫院多次成功開展TAVR微創置換主動脈瓣膜,特前來治療。
十堰市人民醫院心臟病中心主任張友恩博士經過診斷后,確認何女士適合 TAVR治療。
張友恩介紹,心臟瓣膜病的患病率隨年齡衰老而增加,主動脈瓣狹窄和關閉不全在老年人群中很常見。以前這種疾病通過開胸手術進行治療,創傷大、時間長、風險高、恢復緩慢。近年來,十堰市人民醫院心臟病中心對標國內外一流醫院專科學習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TAVR是一種先進的微創介入手術,一般在患者的大腿動脈開一個小孔作為入路,將人工瓣膜送至主動脈瓣膜處并釋放,代替壞掉的瓣膜,恢復心臟閥門的正常開閉功能,讓血液循環暢通。這種治療方式不開胸,心臟不停跳,睡一覺,一切恢復正常。”張友恩說。
作為能代替開胸、體外循環條件下治療心臟瓣膜病的最先進、最復雜的內科介入治療方式,TAVR對術前方案的制訂和術中各項技術操作有著極高要求。張友恩博士團隊為何女士完善術前檢查,發現她的主動脈瓣二葉式畸形、重度狹窄、嚴重鈣化,升主動脈瘤樣擴張,會導致手術過程中輸送器過弓、跨瓣難度增大。同時,瓣葉嚴重鈣化意味著存在瓣膜位移及瓣周漏、瓣中瓣等風險,進一步加大了手術難度。
張友恩博士團隊邀請多學科協作,組織心內科、麻醉科、超聲科、影像科等多學科會診,制訂手術方案及應急預案。
2月18日,張友恩博士團隊為何女士實施手術,經過球囊預擴和二次擴張,解決了路徑受限問題,輸送器柔順性良好,在抓捕器輔助下,有效避免主動脈瘤樣擴張帶來的夾層風險,成功過弓;瓣膜經過位置預判回收再釋放,實現精準卡位,術后造影顯示無反流及瓣周漏。兩個多小時的手術過程十分順利。術后患者胸痛胸悶癥狀立刻消失,狀態良好,次日下床活動,一周后康復出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