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春走基層丨摩騎回鄉路更暖更輕更寬
新華社廣州1月15日電(記者鄭天虹)1月14日,2025年春運拉開帷幕。奔著同一個主題——團圓,萬千人開啟回家的旅途。回鄉途中被稱為“春運鐵騎”的摩騎雖然越來越少,但仍備受關注。在一年年、一代代、一份份溫情傳遞中,摩騎回鄉路更寬敞,也更溫暖、更輕松。
春運首日,在中石化廣東佛山龍山加能站,近百名“返鄉摩騎”免費加滿油,帶著裝有長途騎行用品的新春福袋開心踏上回家路。

14日,在中石化廣東佛山龍山加能站,“返鄉摩騎”正在等待免費加油和派發福袋。(魏曉航 攝)
加能站成為滿載溫暖的驛站。自2013年以來,中國石化連續每年開展“情暖驛站”活動,累計有5.8萬名志愿者參與活動,目前已為超過462萬“返鄉摩騎”、6260萬春運出行人員提供免費補能、便民休息等服務。
家在貴州銅仁的付中明,在廣東打工10多年,已經是第三年騎摩托回鄉?!拔乙T兩天才能到家,中途需要夜宿一晚。最難受的是長時間騎行帶來的身體疼痛?!彼f。
驛站為返鄉人補給能量,緩解疲勞。今年,全國2025座中石化加能站面向春運路上“返鄉人”將送出395萬份春聯、紅包等禮物,6000份免費福袋以及32萬份餃子熱食。
“最有用的是雨衣和保溫杯?!蹦︱T們說,有口熱水、有頓熱餃子,就少了很多寒冷。
記者看到,每位摩騎都是輕裝上路,早已沒有綁著如山高的行李?,F場的中國郵政服務人員說,他們為返鄉人免費寄送行李,“只要用手機掃碼填單,我們就可以幫他們打包好行李,等他們到家,行李也同步送到了家門口。這個服務已延續10年?!?/p>
在廣東,春節返鄉摩騎最高峰時超過60萬輛次。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摩騎規模逐年下降,到2024年僅2萬輛次左右,選擇飛機、高鐵、大巴以及自駕車回家的人越來越多。
“以前回去是開著摩托車,后來買了個皮卡,現在是開小轎車?!睆纳钲诘拇蚬と说饺缃竦年惼て髽I老板,周永福感嘆自己享受到了時代的紅利。他今年特別送了一箱陳皮到“驛站”,“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嘛!給回家過年的老鄉,或者是春節外出的人喝?!?/p>
自稱是“摩二代”的90后王富忠來自江西贛州,岳父20年返鄉都是靠摩托。命運在他這一代發生改變。從普通工人到管理者,王富忠的經濟收入提高了,他的摩托換成了轎車。

左圖為王富忠2015年第一次開摩托車返回家鄉(采訪對象供圖),右圖為王富忠2025年在廣東佛山龍山加能站做志愿者服務。(魏曉航 攝)
“我曾經也是返鄉摩騎的一員,現在我開車回家了?!蓖醺恢艺f。“印象最深的是2018年那次,我們晚上經過廣州下了雨,我的摩托車壞了,那時候摔了一跤,行李也撒了一地,剛好在不遠處就有志愿者出來幫我把行李綁好,還把摩托車推到加油站。”
從此,王富忠就成為了一名“情暖驛站”的志愿者。記者日前又看到他在驛站忙碌的身影。他把一包包福袋送到“返鄉摩騎”手中?!白尭嗟睦相l們回家的路更溫暖,是我一直念念不忘的事情?!蓖醺恢艺f。
盡管鐵路、公路客運四通八達,但是付中明還是一直選擇騎摩托回鄉。“不僅經濟,而且自由、方便,沿途想停就能停。”他笑著說。
“其實現在騎摩托回家也挺好,高速公路多了,轎車、貨車都走高速路,我們走國道,車流量小,路變寬敞了,沿途還能遇到不少摩友,路上有伴,并不寂寞。”一位摩騎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