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農商行天寶支行堅持“支農服務、興農強社”的指導思想,以發展小額信貸業務為主,實現了地方政府滿意、主管部門認可,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信用社經營效益改善的“多方共贏”的效果。
經營理念,在學習中得到轉變。年初,重新規范了學習制度,每季度召開一次職工大會,學習中央、省、市、縣農商行有關支農工作文件,系統了解黨的農村金融政策。要求以個人自學、集中檢查的方式落實每人每年鉆研一本業務專著。組成3—5人小組開展實地調研,準確把握信貸業務發展在當地農村的現狀。通過穩定的學習制度,我社職工的經營理念有了明顯轉變,服務水平有了明顯提升,信貸人員對一般農戶貸款的“畏難”、“畏懼”情緒得到克服,過去“重大額、輕小額”的認識誤區得到糾正。
信用環境,在宣傳中得到凈化。該行大力宣傳有關法律法規,累計發放宣傳資料5次達10000多份,懸掛橫幅20多幅,常年開設業務咨詢處接受咨詢服務。多舉措的宣傳,使鄉村干部、信用社職工、廣大農戶充分理解以農戶“誠信”為前提、以償還能力為條件、以服務“三農”為目的的放貸宗旨,讓廣大農戶理解小額貸款“一次核定、隨用隨貸、余額控制、周轉使用”的管理辦法,促進了廣大農戶樹立“守信光榮、失信可恥、守信得利、失信失利”的信用觀念,凈化了信用環境,打造出了一個受到市級表彰的“信用鄉鎮”。
信貸業務,在強化服務中得到發展。該行從做實做細信用工程年檢入手,組織客戶經理對轄區內各農戶進行摸底排查,通過實地調查摸底真實掌握了轄區信用戶的基本信息,對已發放的貸款證進行全面的年審工作,年檢信用戶達3300戶,夯實了信用工程基礎。通過年檢取得信用戶資格的農戶,可以持貸款證、夫妻雙方身份證、結婚證和印章等直接到農商行當天辦畢貸款業務,從而簡化了放貸手續,提高了辦貸效率,信貸業務得到了快速發展。
思路一變天地寬。在天寶鄉這樣一個只有1.7萬人口,典型的無特色資源、無重大項目、無支柱產業的“三無”型山區鄉鎮,僅2011年,各項存款就突破了7千萬元,累計發放支農貸款超過1200多萬元,各項收入達到120萬元。(胡顯才 陳昌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