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聞網訊(通訊員江莉莉、楊明強)“扶貧必扶智、精神和智力上的富裕可以阻止貧困代際傳遞。”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天寶鄉切實以“精神扶貧”為牽引力,不斷引領“精準扶貧”縱深推進。
精神文明創建統攬精準扶貧方向。為豐富群眾的精神世界,樹立“文明從我做起”的意識,提升充當扶貧攻堅主力軍的志氣和勇氣,該鄉以21個扶貧工作隊為抓手,以各村扶貧工作第一書記(工作隊長)為責任人,以清潔家園、“十星級文明戶”評選、“家規家訓進萬家”身邊好人故事評選等活動為推手,在全力推進精神扶貧工作時,同步滲透精準致富信息,真正做到精準扶貧是主線、精神扶貧是方向、產業致富是載體,形成“立體式”扶貧局面。
政策宣傳架起精準扶貧橋梁。該鄉各級干部以時不待我、保持沖鋒的態度,堅持“快”、“準”、“實”的宣傳理念,當好廣大群眾的政策“宣講員”。先后把“三萬”宣傳、“村村通客車”惠民政策、低保評審宣傳、“糧食補貼、退耕還林”等政策,用群眾的語言,深入群眾之中,架起干群連心橋,第一時間送達政策到戶,形成干群一條心,合力攻堅貧困的良好氛圍。當前,全鄉共印發宣傳單3000余份,并計劃深入村組專題宣講全縣精神扶貧各項產業獎補方案。
扶“智”和“志”凸顯精神扶貧重點。幫扶工作中,以農家書屋和“讀書送書”活動為重點,不斷擴大貧困戶知識面,拓寬貧困戶致富路。以“雙十”(教師學生創十心爭十星)爭創為載體,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以“認窮親、結對子”實現“兩個全覆蓋”為方式提高貧困戶的社會存在感,切實轉變貧困戶發展思路,進一步豐富精神扶貧內容與實質。
據悉,天寶鄉正籌劃以成立政策宣講團為契機,加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講力度,讓貧困戶不忘過去,珍惜當前,努力致富,增長見識,達到長久脫貧的最終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