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了進一步保護生態環境,讓天更藍,水更青,天寶鄉加大實施擴大林地、調整產業、實施生態移民和營造生態新風力度,立體式保護生態,促進綠色崛起。
擴大林地面積。大力實施“保好源頭水,建設示范區”發展戰略,自2010年以來,新建苗圃2個,新增退耕還林5000余畝。僅2013年春季,完成造林1000余畝,其中楊家坪村刺槐種植100畝約10000株;關夫崖村杉樹移栽約占地300畝;熊皮溝優質核桃基地已完成3個百畝連片點建設,累計種植核桃樹苗1萬余株;完成龍灘村、蔡壩村、葛洞口村莊綠化工作,龍灘、蔡壩河流垂柳移栽1000株。
調整產業布局。為了加快致富產業調整升級,讓生態產業在天寶迅速發展,立足于“山”,著眼于“林”,念好“山”字經,做足“林”文章。按照“資源共享、林經互補、循環相生、協調發展”的發展思路,把經濟林木、特色林果、林下種養作為新興產業放在突出位置,傾注人力、物力、財力,努力將其培育成為能帶動鄉域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天寶鄉以建設萬畝有機茶園、萬畝魔芋示范區、萬畝生漆產業林、萬畝優質核桃示范基地為抓手,大力推動“四個萬畝產業”計劃。
實施生態移民。積極推進高搬低工程,將居住在生態脆弱、高山邊遠的貧困農戶遷入附近新集鎮,有計劃對白雞片區、葛洞、高橋、錦源等村高山戶進行有序引導搬遷,讓耕地變成經濟林。形成組團式聚集區,不僅有利于生態恢復,而且有利于提高群眾生活質量,更有利基礎設施集中建設。
營造生態新風。為了讓保護生態深入到千家萬戶,結合學校推進“雙十”模式進行愛生態,護花草評比活動;在群眾中結合“十星級文明戶”中的生態星,進行宣傳,用硬性標準衡量生態文明行為;結合黨員干部中推進“十星級文明黨員”進行宣傳講解,讓建設生態和保護生態深入群眾心中,營造社會上下愛護生態新風氣。(楊明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