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以來,為深入落實省委、市委和縣委以共同締造為載體深化實踐活動有關要求,全縣各地扎實推進共同締造試點擴面提質,規范試點擴面方法步驟,廣泛動員干部群眾參與,涌現出一批典型事例和特色經驗做法。即日起,竹溪縣融媒體中心全媒體欄目《共同締造試點行》,將對全縣320個行政村(社區)的共同締造試點做法進行集中展示,為共同締造試點擴面提質增效貢獻智慧和力量。
天寶鄉孔雀村11組:共情 共治 共富
“這個事情好呀,我們高度贊成”在竹溪縣天寶鄉孔雀村11組召開的第5次小組群眾會上,57名參會群眾“慷慨激昂”表態支持移風易俗倡議。會后,不少群眾紛紛感謝工作組引導群眾帶來的巨大變化。

共謀共商聽民意——做深入戶走訪
3月20日試點啟動后,工作組堅持戶均座談2小時以上,全面摸清70戶群眾基本情況,先后收集個性問13個、共性問題8個;累計挖掘群眾骨干10人,經征求在家黨員等意見,召開小組群眾會,以無記名投票方式推選5人組成的村民小組理事會。隨后啟動二輪入戶,遵從群眾意愿,引導組建傳統文藝服務隊、文化娛樂興趣小組等“三隊三組”,并應小組21名殘疾群眾請求組建村級殘疾人協會,有力增強群眾的歸屬感和參與感。


△入戶宣講移風易俗、表決村規民約
共情共治解問題——做好為民實事
“問題很小,但解決到了我們的心坎上了。”群眾楊明琴,看到嶄新的門牌號掛到家門口激動地說。原來,11組是易遷扶貧安置點,房屋風格一致、難以辯識,群眾想有個門牌,8年未能如愿。工作組獲悉后,立即聯系商家草擬方案,在入戶走訪第三天,組織召開群眾會,共商解決辦法,最終以群眾捐款出大頭,駐村單位幫小頭的方式,讓群眾多年夙愿成為現實。理事會成立后迅速接手,主動上門為每家每戶安裝,大批群眾自發拉電線、送釘子、遞錘子、照手電。


△理事會成員為群眾安裝門牌號
一件小事的解決,激發了群眾的參與熱情。有群眾提出組里花臺破損影響美觀,工作組引導理事會迅速發起群眾商量,有的捐水泥,有的到河里撿鵝卵石,有的免費施工,花臺很快建了起來。有群眾提出廣場上沒有休息桌凳、健身器材,在理事會主導下,65名群眾踴躍捐款2811元買了回來。


△群眾義務參與花臺修繕
共建共守立制度——做實機制體制
熱情還需制度守護。工作組引導理事會,從群眾反映突出的人居環境、移風易俗等入手,將村規民約、積分管理、理事章程三項制度有機結合,讓群眾參與有規可循、常態可行。在人居環境改善上,理事會每月偶數周入戶打分,并明確細化門口有無亂堆亂放等九項十分制標準。為解決白事大操大辦等問題,全面修訂積分管理辦法,擬定移風易俗倡議書,得到群眾高度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