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寶鄉“第一書記”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
熊皮溝村位于天寶鄉西北部,人口較多、土域遼闊,地貌呈扇形、盆地狀,山水秀美,素有“五龍奉圣”美稱。熊皮溝村解放前曾是鄉政府駐地,是通往竹溪縣城的古道,是天寶鄉村莊小集鎮。稅費改革以前,由于種種原因,熊皮溝村經濟發展緩慢,沒有主導產業,基礎設施建設落后,“三通”建設嚴重滯后。近年來,市、縣、鄉三級黨委政府齊心協力,加大了對貧困村的幫扶和指導,尤其是市委、政府為熊皮溝村下派了市財政局領導任村黨組第一書記,并組織班子成員赴天寶鄉實地調研指導,根據實際情況為熊皮溝村的產業建設、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等出謀劃策,為熊皮溝村的脫貧致富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描繪了一幅鄉村建設活力和諧的新藍圖。
要致富,先修路。根據熊皮溝村盆地地形及河流走向等實際情況,市財政局調研一行擬為熊皮溝村建造環形放射狀的通組公路,打造“一村兩河三橋四路”的農村新景象,也同時為村民打開致富的大門。同時,積極完善村組的基礎設施建設,申請人畜飲水項目、垃圾處理廠、污水處理廠等建設,為全村解決飲水灌溉等難題,切實提高全村生活水平,為村民生產生活提供保障。
特色產業建設一直是熊皮溝村村民致富的主要途徑。市財政局調研一行經過與鄉黨委主要領導、村主職干部和群眾代表的多方交流與協商,擬繼續加大對熊皮溝村烤煙產業和核桃產業的財政扶持力度,與此同時,積極開展產業培訓,提高產業建設的科技含量,實施產業建設的三年規劃,確保村民增收。
鄉風文明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求之一。市財政局調研一行參觀了村支部為豐富村民精神生活設置的娛樂活動室和農家書屋,并計劃新購置羽毛球拍、象棋等娛樂設施,依托農家書屋的建設,完善村民農閑生活的空白。同時積極聯系市縣兩級相關單位,開展“四送下鄉”活動,寓教于樂,實現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兩手抓。
新農村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要基礎,天寶鄉黨委政府將積極配合市縣兩級政府,協助“第一書記”和村主職干部的工作,齊心協力,不斷進取,為把熊皮溝村建設成為“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而不斷努力。(索志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