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辦喪事比排場、比闊氣,不僅鋪張浪費、污染環境,還擾民。這個做法搞得好,我支持。”天寶鄉孔雀村老黨員余旦友表示堅定地支持。
6月17日晚,天寶鄉孔雀村村委會主任龔承仁全面解讀了該村的《移風易俗倡議書》每條每款后,57名參會群眾高舉雙手,贊成移風易俗改革。至此,該村通過共同締造的理念和方法,將文明新風吹到了村民們的心坎里。
開展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歸根到底是為百姓謀福祉。然而,該村的移風易俗改革不是一帆風順的,傳統與現代交織,傳承與創新并存,文明與陋習碰撞,親情與世俗疊加,改革的每一步都充滿了挑戰。
在全村推行移風易俗改革,起源于6月11日上午的每周工作例會。會上,村民理事會反映群眾對當前操辦喪事比排場、比闊氣的陋習頗有微詞,給村民們帶來了沉重的精神壓力和經濟負擔,希望通過共同締造的方式方法整改這一陋習。當天,村民理事會、試點擴面工作組和村委會統一意見,準備集中摸排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形成《移風易俗倡議書》,在全村內推進移風易俗改革。
會后,三方各自結合收集掌握的民情民意,召開理事會,研究席面規模、煙酒檔次、送葬簡化等各類標準;工作組圍繞前兩輪入戶群眾反映的關于白事大操大辦、盲目攀比等改革建議,拉單列條式表達群眾具體想法,起草了倡議書草稿。
為切實保證草案盡可能貼合孔雀村傳統風俗習慣,體現厚養薄葬新風尚,《移風易俗倡議書》草稿先后經過了理事會、工作組和村委會的多次碰頭討論,再次征求了在家黨員、網格員、群眾代表的意見建議,還分網格召開戶院會,解讀草案起草過程和條款內容,廣泛聽取灣組群眾意見建議。并對入戶挖掘的8名會吹拉彈唱的手藝人,進行集中談話,組建了傳統文藝服務隊,通過文化宣傳推進移風易俗改革初衷,真正體現服務群眾的初心。
“倡議書是真的好,大家絕對百分百贊成。目前這種風氣剎不住,只會越來越鋪張浪費、大操大辦。”群眾汪再平激動地說。
自共同締造試點以來,孔雀村共同締造試點擴面工作組會同理事會已經完成了兩輪全覆蓋入戶走訪,先后帶動群眾解決門牌號制作和上墻、第一批菜園劃分、健身器材資金籌措及安裝三個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群眾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持續高漲,主動建言獻策,提出更多小而實用等建議。
下一步,該村將繼續探索共同締造理念下的鄉村治理新模式,打造產業興旺、環境優美、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社會和諧的美麗鄉村,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敖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