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天寶鄉以推行河湖長制為抓手,堅持“保護資源、防止污染、改善環境、修復生態”的總目標,通過構建“組織有力,保護有效”的河長工作體系,轄區內河流、庫區及周邊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綠色生態家園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健強“責任網”,提升履職成效。結合干部實際,任命鄉級河長5名、村級河長21名,分時段使用“河湖長”APP開展巡河,發現環境問題立即交辦到村及時整改;實施河長工作積分制度,依據村級河長履職情況與轄區河流衛生檢查結果,給予河長相應積分,積分與資金、評優掛鉤,激勵干部積極履職;每季度召開例會,鄉級總河長聽取匯報和建議、部署工作、匯總問題、解決難題,河長制工作實現了從“有名”到“有實”“有責”的徹底轉變。

整治“老大難”,杜絕源頭污染。由于早期集鎮管網建設不夠規范,污水排放及處理成為河道衛生的“大難題”,在河長工作例會中,該鄉集思廣益,決定實施集鎮的污水管網改造,實現了雨污分流,在提升污水處理能力的基礎上,為800余戶集鎮群眾帶來了生活上的便利;通過開展河庫“四亂”大排查、大清理以及河道垃圾清理專項行動,積極動員鄉、村兩級河長以及民間河長對突出問題、重點區域進行集中清理整治,多措并舉切斷污染源頭,持續改善了轄區內7條主要河流、2個主要庫區的生態環境。

搭好“連心橋”,全民共治共享。在中心學校舉辦“大手拉小手”環保知識講座,讓1100名學生及家長參與河道衛生管理工作;結合每月村級百姓宣講、戶院會、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干部宣講、發放宣傳冊、加強微信網絡宣傳的方式,讓群眾提高環保意識;借助河道衛生“紅黑榜”“愛心積分超市”激勵群眾參與,通過“我為群眾辦實事”“敲門行動”,發動170余名黨員干部、220名河道保潔員對河道生活垃圾進行清理,引導950名群眾參與河流、水庫周邊白色垃圾、漂浮物進行清理工作,搭建起干群間的“連心橋”,開創“河長管理群眾共治”的新局面。(郭超 夏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