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對建設交通強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重要部署。作為長江中游最大單體港,黃石新港以全會精神為指引,通過提升樞紐能級、暢通多式聯運、集聚臨港產業,向億噸大港目標穩步邁進。
貫徹落實四中全會精神,黃石新港正以技術升級夯實樞紐能級。在國內首臺套鏈斗式卸船機安裝現場,主體設備安裝已經完成,技術人員正在進行局部調度工作,這臺“巨無霸”預計在今年年底投入運營。
黃石新港三期工程高級工程師 魯巖山:傳統散貨泊位是使用的橋式抓斗卸船機,屬于間歇式,每年的吞吐能力是400萬噸左右,采用連續式卸船機,可達到520萬噸左右,提高了30%。
以提升硬件設施為基礎,黃石新港進一步推動“水鐵聯運”無縫銜接,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在黃石新港多式聯運基地,從寧波舟山港運來的糧食,正從貨輪轉乘火車,發往川渝地區。在這里,企業享受到了“公轉鐵”一單制服務,省去了多頭對接的麻煩,顯著降低了物流成本,并保障了運輸時效。
黃石新港多式聯運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杰:貨物經黃石中轉相比全程走水路節省了130個小時,時間效率提升36.1%,運輸費用降低了40%。截至目前,已完成3萬標箱運輸。
依托不斷完善的集疏運體系,黃石新港持續拓展樞紐經濟。目前,糧食、煤炭、鐵礦石三大貨類穩定集聚,并吸引中色大冶弘盛銅業、新興鑄管、寶鋼產業園等百億級項目落戶。眼下,新港園區正加快邦寧科技年產50萬噸寵物糧項目、新港糧食中轉接卸中心等項目建設,并深化與鹽田港的戰略合作。
中色大冶弘盛銅業營銷部邱子涵:離新港園區直線距離只有三公里,一年大概節約成本有4000萬元,管廊運輸進一步建成好的話大概可以進一步節約2000萬元。
展望“十五五”,黃石新港的發展路徑愈發清晰,將重點推進疏港鐵路網絡加密、智慧綠色港口升級等工程,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沖刺園區年產值突破千億元、邁入億噸大港行列的目標。
黃石新港(物流)工業園區經濟發展局局長 肖瀟:持續奮進樞紐港、貿易港、產業港、綠色港、幸福港“五港”建設,促進樞紐提能、產業升級。(許可 黃寧 韋賢帥 劉巧路 徐燕玲)
(責任編輯:徐玉)











